1569下载站: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故乡的老屋作文系列

故乡的老屋作文系列

发布时间:2023-07-17 11:44:40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故乡老屋作文 老屋作文

写作带给我们认识到人类自身的价值,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想要提高语文分数,作文首先就要把握好,到底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作文呢?我们生活中离不开“故乡的老屋作文”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感谢您的收藏和关注喜欢这篇文章就请不吝与身边的人分享!

故乡的老屋作文【篇1】

尽管这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离故乡很遥远的一座小城,但从来没有忘记自已的根是扎在故乡的老屋。每年春节前夕我都会携妻儿一同匆匆赶回老屋过年,我心头都要涌起一阵树叶对根的感情波涛,以至弄得夜不能寐。

我老家在湖南娄底双峰青树坪镇,老屋与曾国藩的故乡邻近,老屋建在长衡国道线中段路旁的一个山坳上,坐北朝南,依山傍塘,狭长的田垅从后山的怀抱中调皮地奔跑而出,一直连接到通向长衡铁路的邵东方向。这里是两县交界的一个小山冲,村民居住的多为用红砖筑起的'农舍,再用白色涂料粉刷,上盖用柴火烧出的青黑瓦,白黑相配,别有一番风情俗意。

老屋有八来间,不算猪栏牛栏和茅房。最大一间是堂屋兼厨房,是全家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尤其是过年守岁,堂屋中央的地灶上总要燃烧起一大堆柴火,把全家老小烤得手脚发烫脸面通红。不时冒出一股青烟,熏得伢儿大小双眼流泪。儿时过年记忆最深的是在柴火旁吃老家的土点心,有炒米糕、盐水煮花生,有糯米糍粑和盐姜豆子芝麻茶。任你吃个饱。再就是拿压岁钱,全是崭新的角票,弹起来嘣嘣响,格外动听。于是,我和妹妹便争着给老人给长辈拜年,“扑通”一声双脚跪在地上,然后用双手撑着,将小脑壳叩到地上,还要有响声。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童年生活,对老屋的那份深深的感情,恐怕就根植在这些幸福的印象里了。

我祖父是个作田的好把式,还会栽花种树,老屋前后花果成群,郁郁葱葱。远远望去,白墙黑瓦掩映在密林修竹之间,且不时飘来阵阵果香花香的味道,好一幅田园风光!老屋前面的小池塘里养着一大群红鲤鱼红鲫鱼,既好看又好吃。池塘里有一半边水面栽了藕,炎夏荷叶如绿伞,荷叶映日红,蜻蜒飞立花蕾,青蛙跳跃叶间,好一幅诱人的山水画!池塘四周栽有李树桃树柚子树,还有一株茂盛的葡萄树,一年四季花不断,果香不断。这些果子从不卖钱,除了自家人吃,有多的就待客送人。祖母会晒盐果子,又酸又甜又辣,好吃得很,现在想起来还会直流口水。

祖父去世后,我大伯父、三伯父、我父亲和八叔分了家,老屋也就一分为四了,我父亲在长沙,八叔在海南,由于常年在外,只是逢过年才相聚在老屋呆上一段日子,平时我家老屋就由祖母和三伯父照看。又过了几年,大伯父将分到的老屋拆掉一大间,另外一间说是额外赠予我,还多次劝我想法调回老家,房子有得住,宽敝些。我记住这份深深的情愫。又过了几年,三伯父也随儿子进了县城,只有年近九旬的祖母不愿离开老屋。祖母眼不花耳不聋背不驼,除了生活自理,还能喂鸡种菜,冬瓜南瓜鸡蛋都吃不完,人称是位“活神仙”。由于我父亲过逝得早,我每年都要从外地赶回老屋一次,一来探望老祖母,二来为维护老屋尽一份责任。故乡的父老乡亲,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过得红红火火,只有我家老屋依然如故。我故乡的伯父,现已调回老家的八叔去年告诉我,他们不准备出售老屋,尽管老屋现已没人居住了,因为祖母也在前年仙逝了。从感情上讲,我和妹妹也希望故乡的老屋能够长期保存下去,至少是我们这一代,因为老屋装有我和妹妹的幸福童年,扎着我们的根。

故乡的老屋作文【篇2】

欣赏画家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故乡》,一幅空灵清秀的乡村景致,轻描淡写的房屋,错落有致,黑瓦屋顶,白墙,黑色的窗棂,一条弯弯的小河从屋旁蜿蜒而过,岸边,正在劳作的两个大人和三个相互嬉戏的孩子,悠然快乐。河岸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树木,虬劲的枝干,疏落有致的枝丫间散布着斑斓的绿色细点,自由,热烈,奔放,展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河中几只鸭子闲适地来回游动,水中清晰地倒映着树木的影子,一幅古朴宁静,恬淡祥和的水边农舍美了眼,醉了心,感叹之余也想起了家乡的老屋,与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我家老屋位于村北,屋顶红瓦,石头加黑砖建成,共五间,房屋前有四扇厚重结实的木格窗,窗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是固定的,上面的部分向外推开后用一根同样结实的木方顶在下窗的上端,窗户上裱着一层薄薄的白纸,晚上,月光穿透薄薄的纸,为室内的窗台,火炕,以及简单的家具镀上一层淡淡的银光,柔和而又恬静,缥缈而又多情。正屋的东墙上,挂着一个黑色的广播,晚饭后,广播下,聚精会神地收听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杨家将》,民族英雄跌宕起伏的感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高亢嘹亮的音质,让我如醉如痴,每次总是在戛然而止的“且听下回”分解中意犹未尽地离开,可眼前依然不断地幻化成鼓角争鸣、刀光剑影的动感画面,辗转难以入眠。

房门同样是厚重的木门,门的顶端是一长一短的两根铁链,搭在高高门框上端的铁鼻梁上,一把铁将军牢牢地锁住大门。门前左边是菜园,几畦绿油油的菠菜,油菜,茼蒿,香菜,菜园的围墙是散石一块块摞成的,里边扎着篱笆园围,就像鲁迅先生所描述的百草园一样,每到夏天,各种鸣叫的草虫,或者是知了、蝉的身影,都是我们最大的乐趣。往往会为了一只蟋蟀,或者螳螂,拆开散石,全力追捕,也因此毁坏了菜苗,免不了会受到母亲一顿批评。院墙外是一颗高大的槐树,枝繁叶茂,春天,树枝上开满了密密麻麻洁白的槐树花,一串串,一簇簇,拥挤着,悬垂着,乐坏了勤劳的小蜜蜂们,来来往往采花酿蜜,嗡嗡营营,余音绕梁,不绝于耳。一树花开,满树清喜。傍晚,清凉的晚风习习,淡淡槐花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清气爽,诱惑着村里的孩子们呼朋引伴,欢聚在大树下,开始了各种快乐的游戏。

右边是鸡窝猪窝,养着四只鸡一头猪,猪窝上面是一张平滑的正方形大青石,每当放学后,我常常会拿着作业本,坐在上面写作业,写完作业后找出乒乓球和五个杏核,玩抓子的游戏,或者玩橡皮筋,变幻各种图案。等到母亲做饭炊烟袅袅升起时,天色也暗下来了,我便回屋,或者帮忙烧火,尤其的冬天,红红的火苗迎着脸颊,感到浑身都是那样惬意舒坦。

那时候我们家家户户做饭用的都是一口大铁锅,锅灶内加木柴,一会的功夫饭菜就做好了。母亲盛好后端上桌,然后招呼父亲和我们姊妹吃饭,一家人坐在热炕头上,饭菜虽然简单,但是我们都吃地饱饱的。尤其是过年过节,母亲总是早早准备鱼肉,煎炸卤炖,香味随风飘散,因此小时候总是热切地盼着过大年,穿新衣,吃好饭,尽情玩。以至于今天,每当想吃什么饭时,脑海里第一个想法总是回家,家里母亲的饭永远是香甜的,菜永远都是鲜美的。现在,家乡人都用液化气灶炒菜,可我总感觉缺少大锅炒菜那种味道。同事说,高压锅无论是炖鸡还是排骨,都没有老家大铁锅做的味道好。仔细想想,高压锅炖菜大概缺少的是全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浓浓亲情与乡情吧。

屋后是两颗高大的白杨树,粗壮圆润笔直的树干箭一般直指蓝天。父亲说那是当年伯父小时候栽的,旁边还有五六棵健壮的槐树,香椿树,几棵翠竹。那俩棵高高大大的杨树早被一种大鸟相中,在高高的树顶枝丫间建立了两个稳稳的巢穴。冬天,西北风肆意横行,那巢穴会不会有危险?很长时间,我一直纠结也不断地观察,可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杞人忧天,那两个温暖的巢穴伴着大鸟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每天清晨,两只鸟总是在高高的枝头一问一答似的准时高歌。后来村里派人锯掉了那两棵大杨树,鸟也从此搬走再无音讯。

村东的那条小河,永远清澈见底。“游鱼细石,俱视无碍。”年轻的小媳妇,婶子大妈都喜欢在河水里洗衣服,边洗边拉家常,哗哗的水声阵阵欢笑声,惊动了河畔岸边树上的小鸟,展开翅膀扑棱棱地飞走了。小河的上游,有一个水质甘甜的天然小井湾,井湾整体为完整的巨石,井水从中间隙缝中汩汩而出,小湾只有洗脸盆那么大,精巧无比,泉水永远都是满满的。像高脚杯中盛满的琼浆玉液,澄清光亮,令人心醉。泉水注满后从容地向外溢出,山泉水清冽爽口,周围的百姓农田干活口渴了,都会来到这里,直接趴下身来痛痛快快地大口大口喝,酣畅淋漓,喝完水后向下走几步,撩起一把水洗脸洗手,顿时感觉全身清爽无比,小井湾滋润着庄户人的心田,后来村里一户养牛的人家为了饮牛方便,将小湾扩大。湾底由原来的石质变为泥土,再后来村里拓宽道路,那条沟被填平成了道路,于是,那条清凉的山泉变成了永恒的美好回忆。

老屋让我感触更多的是那扇与屋外只有一纸之隔的木窗。

人在屋内,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可以清晰的听见风起时泥沙尘土落地的声音,春花悄悄开放的声音,雨水轻叩泥土的声音,秋虫此起彼伏诗意地演唱,冬天的时候可以细听屋檐下长长的冰凌融化的滴水声,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而降飘落的簌簌声,细小的树枝被积雪压断的清脆声……那声音近耳畔,清晰明朗,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广袤的雪野中,与灵动轻盈的雪花融为一体,倾听雪花悄悄地对话,体会雪花飞舞时曼妙旋转的翩翩舞姿。

记得《四时幽赏录》中云:“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而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毡增冷。”于是,老屋,带给我的不仅是家的温馨和快乐,更有四时变幻的奇妙风韵,其乐无穷。后来,由于木格窗年久窗棂断裂,又改成木框镶玻璃的,现在又换成了铝合金,院墙也砌成结实光滑的混凝土,可我再也不能那么清晰地倾听大自然里各种奇妙的声音……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家乡的房屋越盖越宽敞明亮,现代时尚,行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房屋一排排一幢幢,整齐划一。可是我还是无比怀念小时候的石墙,山泉,木窗,怀念童年欢乐的时光,更怀念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我的故乡,我的老屋。

故乡的老屋作文【篇3】

故乡的老屋是我心中一支绵长古老的歌谣。老屋是用土胚建成的,四个老屋围成了院子,院子很大,里面满是我成长的足印和四溅的笑声。

春天,草长莺飞,院子周边长出嫩绿的草,院子中大石块之间的隙缝也是。我脱掉鞋,和伙伴们跳格子玩,一格,两格,三格,我们嬉笑着、蹦跳着……

夏天,院子上晒满了粮食,这时,天太热,我们只好坐在家里啃冰棍,太阳落山之际,全家老小一起出动,把晒在院里的粮食抢回来,用箩装着,磊在老屋里,金灿灿的。

秋天,院子里的柿子树上挂了好多火红的柿子。我们几个馋猫想吃柿子,又怕柿子主人不答应。几个伙伴一商量,决定索性等没人的时候去偷。我们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根长竹竿,往柿子树上一打,柿子纷纷落下。赶紧捡起来往嘴里一塞,哇,好涩!我们扔了作案工具,把涩柿子埋进土里,免得大人发现。然后继续仰望着那一片火红,期盼着它们快点成熟。

冬天,人们一个个穿得象企鹅似地。这天下着雨,我们觉得无聊,便商议着去捅马蜂窝。还是上次的那些人,还是那根杆子。我们走到树下时,我胆子小,想回去,结果那些个不讲义气的说我胆小鬼,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可是我实在怕,他们去捅时我远远地站在十几米的地方,他们刚一捅,我大叫一声:“有马蜂!”撒腿就跑。他们信以为真,把杆子一扔,都跟在我后面,躲进了老屋里。过了一阵,他们终于缓过神来,无数双冰凉的手便伸进了我的脖颈里……

我的童年因老屋这支歌谣而快乐无比。只是,不知现在你们可还记得这些事?

故乡的老屋作文【篇4】

我时常在梦里,走回冬日的老家去。

雪很厚,踩上去咔嚓咔嚓地响。儿时的老家,几乎年年都有这么大的雪。它飘啊飘的,将小小的村庄,飘成一个童话。

我穿着奶奶做的大腰棉裤,腰里扎着布条搓成的棉绳。我总是一不小心,就将它系成了死扣。棉裤的花色和家里的被面一样,是七彩的凤凰,是缠枝的牡丹。

老屋的位置在村子中央,不大的门楼正对着大街。大门上的黑漆已经剥落,露出了干裂的木纹。过年时候贴上去的春联,也早在风雨里斑驳,门楼上的过门钱,如今只剩了门楣上,那红红绿绿的印迹。俗话说,大雪小雪又一年。只要雪花一飘,那离贴春联的时间,就又不远了。

推开大门,迎面就是影壁墙。下面是砖垒的,青砖。上面是土打的,黄土。那些黄土和砖缝里,时常会有青草冒出来,瘦瘦的,摇摆在每年的春光里。

从影壁右拐,便进了院子。一条用青砖铺成的小道,通向堂屋。为了不至于雨雪天气时的泥泞满脚,爷爷和父亲自己动手,铺成了这条小路。

小路上的青砖已经被踩得坑坑洼洼,但从来就没有谁觉得难看,我们每天都欢天喜地地走在上面。

我却经常会在中途停下来,折向小路右边的那个仓囤。仓囤在小时候,就好比家里的宝库,它理所当然地占据了小院儿最重要也最显眼的位置。馋嘴的我想要看看仓囤的铝盆里还有没有猪油,我要用它们卷一张煎饼,吃一顿美餐。我打开仓门,快速地瞅了一眼,铝盆里果然盛放着猪油,是凝固了的白色。于是我飞快地跑进里屋,从饭篮里取出一张绛色的高粱煎饼,然后用筷子攫一块猪油,均匀地抹在煎饼上,再轻轻地,轻轻地,在上面撒一层盐,卷起来,咬一口,嚼啊嚼……简直就是绝世的美味。

奶奶的数落声却在耳边响起来了。正忙着添水烧火的她,发现了开着的仓门。我几乎每次都是这样的粗枝大叶,但奶奶并没有埋怨我偷吃猪油,她只是说:“又吃冷干粮……”

奶奶也穿着大腰棉裤,黑色的。用又宽又长的布带,扎紧了裤腿。她踮着小脚,头发花白。脑后的小攥儿网着黑色的网子,那小攥儿小得啊,似乎要插不住那个“U”形的银色簪子。

她拿了大瓢去井台上舀水添锅,她把煎饼馏到大锅的箅子上。煎饼很干很硬,奶奶用炊帚蘸了水,将它们一个一个洒水润湿。这样馏出的煎饼,将会非常柔软好吃。

爷爷在猪圈门口喂猪。他无比用心地搅拌了猪食,倒在槽子里,然后站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看着大猪吃食。他一边看一边还要不停地搅拌,将渐渐稀薄了的猪食用一块木板给聚拢到槽子的一头去。

院子的南墙根,长了一棵柿子。秋天的时候,它会果实满枝。我总是仰头看着,静心等待属于我的那个烘柿。

院子的西墙根,还有一棵枣树,奶奶说,那叫“软枣”。许是嫁接得不够成功,许是栽培得不够技术,我似乎没见它有过果实,偶尔有点,但并不好吃。小小的黑色的果肉里,满满的全是种子。但即便没有多少收获,它也仍然在家里长着。它已经是这老屋里的一员,只要它在院子里站着,就是好的。

枣树的北面,则是一盘小磨。母亲就是用它,将一桶一桶的瓜干和玉米,磨成煎饼糊子。然后一整天的时间,她都会趴在鏊子窝里。

东墙根下,是一杆压井。铁杆儿磨得溜光,压井里的皮钱,经常“呲啦呲啦”喘着粗气。

那时候的小院儿实在好小,可居然能容纳这么多的东西。它还可以在春天的时候挂一架秋千,在秋天的.时候,开出一块菜畦。

现在,是冬天了。外面的雪下得很厚,屋檐上垂下粗粗细细的冰凌。我和姐姐跳着脚把冰凌摘下来吃,我们“噶嘣噶嘣”地嚼着,全然不顾大人们的训斥。

奶奶坐在炕头上,烧起火盆。还有村东头比我高三辈的老奶奶,也拄了拐棍来家里串门。老奶奶的个子比奶奶高,却也是小脚,大腰的棉裤绑着裹腿。她戴一顶平绒的黑色小帽,帽子的前沿上,镶嵌着一颗椭圆形的绿色玛瑙。

老奶奶一来,奶奶就招呼她上炕。她们盘腿坐在窗前,面对面地坐着聊家常,一人抱一个火盆。

火盆是奶奶做的,这是那时候唯一的取暖设施。奶奶去河里挖来黄泥,捏成盆的形状,然后在里面放上木炭,烧火,取暖。黄泥越烧越硬,盆的质地也越来越好。我喜欢用手环抱住火盆,炭火透过烧熟了的黄泥传出热量,那温度一点不烫,刚刚好。

一个奶奶,一个老奶奶。她们一边唠嗑,一边往烟锅里埋着烟丝。烟锅不大,她们总是将它填得很满,塞得紧紧的。然后咬住长长的烟杆,将烟锅伸进火盆里去。她们用火盆里的炭火引燃烟丝,然后便端着烟杆,抽得有滋有味。她们穿着一样的灰色大襟褂子,炕前摆放着尖头的小脚布鞋。那卷曲了的畸形脚趾,蜷缩在白布做成的袜子里。

其实,这都不是我梦里的场景。梦里的我,每次都是徘徊在大门之外。我总是带着深重的恐惧和不安,想着屋子里的爷爷和奶奶。

然后,我醒来。窗外也是冬天,却没有了屋檐下的冰凌,和一望无际的白雪皑皑。花团锦簇的大腰棉裤果真又系成了死扣,爷爷和奶奶去世的时候,是否也带了冬天一起离开?

还有家乡的老屋,如今它只能在梦里存在。那一扇一扇的大门小门,却又将我一颗日渐浮躁的心,坚决地隔离在外。我总是忐忑而惶恐地回望从前,却又惶恐而忐忑地离开。

故乡的老屋啊,它顶着一层厚厚的雪花,被那个原始的冬天,掩埋……

故乡的老屋作文【篇5】

月亮从薄如轻纱的云后缓缓飘出,挂在墨蓝墨蓝的天空中,随着闪烁的群星一起散发金色的光芒。月亮的光辉散落在老屋的瓦片屋顶上,杉木门窗上。略显老旧的门窗随一阵风“吱呀吱呀”地响起,却也勾起我对这座老屋的滋味和无尽的爱。

实际上,这座老屋并不引人注目,它不如北京的四合院那般,见证过历史,亦不似苏州园林那样温婉小巧。故乡的`老屋不过是由砖块瓦片,连带着祖先对后代的爱意堆砌而成的。每每回到老屋,我总能闻见扑面而来的潮气,家乡小吃的香气,还有长辈留下的烟火气……这些滋味,都见证着我对老屋深入骨髓的爱。

每当我回到这座老屋,总会看见长辈们早早的起床,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到了午饭时间,我就会看见桌子正中间摆着一大锅的食物——擂茶。擂茶是客家人的一种特色食物,在浓郁的茶水中加入芝麻、虾仁等各种各样的佐料,每当那大锅的盖子一掀起,老辈们的思绪就都随着那香气飘远了。据说,制作擂茶是有讲究的,加入的佐料都要严格的按照比例。即便如此,每家制作的擂茶仍有各自不同的味道。热情的长辈们总是为我盛好一碗又一碗的擂茶,并总要我在他们的注视下喝完。擂茶独特的滋味,一直伴随在我对老屋的爱中。

老屋中百家糖的滋味也是我所爱的,家乡有个习俗,哪家有了喜事就一定要送去糖果来表达祝福。小时候偶尔回去,说起了在钢琴比赛上得了奖,这个消息一下子如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整个街道。各家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送来一颗颗糖果,而我也一颗颗的吃下。说实话,那些糖并不是很好吃,但那份邻里间的情谊在用钢筋水泥筑造起的城市中,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种特殊的情谊,随着百家糖的滋味,深深存在于我对故乡老屋的爱里。

老屋只是一座再平凡不过的老房子,它深居于街道中,屋里的滋味却随风飘散,让我在城市中都能闻见。我爱故乡的老屋,爱老屋中混杂的滋味,还有,那见证了岁月,不停发出“吱呀”响声的杉木门窗。

故乡的老屋作文【篇6】

“湖光山色,洞天福地”所说的恰是我的故乡--光福。哪里有著名江南的香雪海梅花,有司徒庙历劫不磨的“青、奇、古、怪”四棵古柏,更有让人闲适舒适的老街老屋。

走过一顶独特的斜石砌拱桥,找一条窄窄的弄堂走进去。弄堂很窄,当两个人交错时,都得略微欠些身子才行。弄堂两边的墙很古老。听白叟说,以前为了让墙更牢固,在砌墙的灰沙里打进蒸收的糯米和生蛋清。这些东西因风化而形成了一圈圈透着历史味儿的图案。青灰色粗拙的墙面上斑斑驳驳长了些青苔,拉长出丝丝缕缕的.黯淡的水迹。脚底下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犹如鲫鱼背似的石头,高低起伏,像鱼群不中断向两边涌去,却总也披发不开。

仔细看石缝与石缝间是厚厚的青苔。昨夜的雨让今晨的阳光变成了灰色的晕黄,空气里的水饱的似乎要滴出来了。在弄堂多的墙面上嵌着一扇门,门头上刻着“紫气东来”几个的大字。走进里面,便看到一口井。太有看到的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天空。

这是一幢两层的江南建筑,白墙黛瓦,但没有马头墙,与这条弄堂两旁的建筑也没多大区别,但我喜欢这个小天井。我醉心于阳光沿着看不清的路线,投射在天井离得那种感觉。似乎阳光钻进了一个小洞,在莫名的地道尽头忽然放出一支光柱,但在老屋幽深的影子中,它没有呈现出绚丽的光圈,却筛成了一股脑的黄灰色。这恰是我但愿看到的,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回到乡下的老屋去时,院子里也有这样一口小井,六角形的井沿。它躲在了葡萄架下,太公常在傍晚时躺在井边的藤椅里乘凉,井沿上还放了一把紫砂壶。他老是一边摇着蒲扇一边和我讲那个一尘不变的孙悟空的故事,我便在轻风扇来的茶香中慢慢长大。

我面前的这口井里,好像飘出了那把古老的紫砂壶里平淡的茶香,通向着那些悠远的故事。抬起头时,我甚至觉得老屋上空飘出了炊烟,村民们提着水桶到井边汲水。井口内侧一条条深浅不一,光滑水润的磨痕,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阳光滑过他们土蓝色的衣襟,然后定定掉进地里……

我愿长久鹄立在老屋前,等到太阳偏西,房顶上飘出闲适舒适的炊烟。

故乡的老屋作文【篇7】

又是一年秋来到,黄澄澄的银杏叶既喧嚣了那树,也染黄了我记忆中的那老屋和穿梭其中的那人外公。而如今,银杏老屋依旧,只是外公早已乘着两年前那最后一袭花香去了。

每当我和妈妈回老家看外公,他总是安逸的坐在摇椅上,品着茶,抽着烟,眯着双眼看太阳,他说他喜欢那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像毛主席一样温暖、慈祥。听妈妈说,外公从小就入了伍,对毛主席感情特别深。

打我记事起,外公就住在那间被烟熏火燎得乌黑的老屋里,老式门窗上的油漆早已斑驳,妈妈屡次要求重新修盖老屋,可外公就是不肯,他说,人老了就喜欢这住了一辈子的老屋。是啊,伴着公鸡雄壮的啼鸣,几声牛羊的欢叫,农家小院飘起的袅袅炊烟,交织成老屋这样恬淡闲适的早晨。

门前那颗银杏树,粗壮遒劲,枝干上粗糙的纹路,像极了外公额头上深深浅浅的皱纹。一年十二个月,它却只有在区区三个月中绽放光彩,它不会在人前展露脆弱,它用一身金黄裹住外衣下的灵魂,用冷傲妖娆的外表掩去内心的柔软,伴着花开花落,逝过归根落叶,它用生命演绎了一场最奢美的传奇。我想,这就是外公爱它至极的原因所在吧。

儿时的今日,在露白月明之秋夜,我和外公一齐躺在凉床上,明月被几缕清烟所萦绕,忽明忽暗,几朵云彳亍地向我飘来,慢慢的,慢慢的,它带上了几片银杏叶一同飘来,那树叶是云带给我的信,或告诉我应昔日如今,或告诉我将离愁别绪。不远处的几处灯火,好似繁星坠落,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慰藉

如今,我坐在被尘埃盖过的凉床上,忆着张爱玲描绘凄美爱情的句子,心中却所想的是人世亲情。她说:像在一个昏黄的梦里,梦里的时间总觉得很长,其只不过是一霎那,却以为天长地久。何不是呢,以前与外公的欢乐时光总觉得很漫长,却稍纵即逝,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我是否还会记得那棵树,那老屋,那记忆,亦或我留下的只有那张外公年轻时已泛黄的旧照。待你来看老屋时,只求你化作那片云彳亍着,彳亍着像我飘来,默默地,默默地,带上几片银杏叶,因为那树叶是你给我的信。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温顺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孤独面对,各自素颜修行。

  • 热门游戏资讯
  • 最新游戏资讯
  • 热门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下载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