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9下载站: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系列6篇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系列6篇

发布时间:2023-06-20 18:53:22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写一篇高质量的作品,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当我们读一本书时,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所思所想,从而获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书写,可以记录下生活中琐碎的点滴,以此来反思和探究人生。

在网络上,有一个好文“静静的顿河读后感”,它对我们的思考有很大的启示。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我们的生活,找到更好的方向和目标。因此,阅读和写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活动,它们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创造力,并且帮助我们不断进步成长。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1

最初的接触《静静的顿河》是在高中时候,那时我们学校办了自己的期刊《青苹果》,我们大家都十分踊跃的投稿。但是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头稿了。但是怎么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后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大量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己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的部分。现在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现在终于有和它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终于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伤心的事,先是自己哥哥的战死,然后自己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己堕胎是失血过多而死。自己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后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后来他有投身红军。将自己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能力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通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2

战争与改变

——读《静静的顿河》有感

原创: 嘉之行知

最近,我读完了肖洛霍夫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静静的顿河》。这本书的时间背景是一战期间,所讲述的事都是俄德战争及俄国内战期间发生的。那么我就谈一下战争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吧。

战争是残酷的。主角格里沙出生在麦洛霍夫家,这是个富裕的农村家庭。格里沙本应享受青春的美好,娶个漂亮媳妇,二人每年都辛勤劳作,再生儿育女,最后和后代共享天伦天伦之乐,最终安详离世。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格里沙最亲的哥哥和初恋被杀;嫂子和妻子,还有女儿,都因医生参战而无处寻医死亡。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有果必有因。那么造成这个恶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点:

1、人们对打仗的轻视。在书中,许多德克萨人认为打仗是很轻松的,并且是一件很酷的"游戏".所以有很多年轻人都期待着打仗,结果战争时纷纷命葬异乡,只换来一地的泪水。

2、二少数人的利欲熏心。有些人也向上述人一样期待战争,甚至主动挑起战争,然后乘机从中牟利。这样的人是令人愤怒的,但也是很可怜的,因为他已经堕落了。

堕落的人会引发战争,但战争也可能会使人堕落。比如格里沙的妻子的哥哥米沙,曾经也是个热血青年。但自从他参军后,为了生存,他只能不断杀人,最后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坏蛋。他真的有错吗?没有。因为人人都想活下去。

但相比于此,战争也可以洗礼人。如主角格里沙,就是在战争中看清了人生的真理:战后格里沙回到家乡,家人一个个都不在了,只有他已出嫁的妹妹和儿子,他发现这亲情是他唯一可贵的`东西了,值得好好珍惜的东西,也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此句为后加)

其实,真正的好是不需要升华的,真正的坏也不是天生的,这两者的界线与关系并不是你我就能弄明白的。但我们只要珍惜眼前的和平,不就是最好的吗?

侯奕嘉

2018年8月5日晚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3

我愿我的作品有助于每个人变得美好,心灵变得更纯洁,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唤起每个人对同伴的爱心。--肖洛霍夫

苏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描写了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战争时期的生活和命运,葛利高里是他们的代表。在战争中,他在红军和白军中间摇摆不定,从一个单纯的孩子成长为暴躁偏激的军官。在经历了红军白军的多次选择后,在经历了几次抗争和逃避后,这位平民英雄变得凶残放荡,最终消失在历史的洪流里。

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为我们描绘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共尝悲欢。肖洛霍夫经历十四年创作了这部卷轶浩繁的史诗式长篇小说。小说发表后,肖洛霍夫声誉鹊起,并于1965年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同样宏大的构思,磅礴的气势;同样深厚的生活内涵;同样丰满多样的人物;同样生动感人的描写,使这两部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此最底层的咆哮。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4

第一次接触《静静的顿河》时候,我在读高中,当时我们学校竭力创办着属于我们自我的期刊《青苹果》,所以,吸引了一大批同学投稿。但毕竟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很快,就没有多少人去投稿了。可是怎样办呢?难道说让辛辛苦苦才好不容易办起来的一期刊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流产吗?最终就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很多的饿版面来连载肖霍洛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没想到的是,着小说一上期刊,就立刻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人气。我们大家都开始看起我们学校自我办的期刊来。

但毕竟时间有限,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可能将那么大的一本书全部都载到期刊上。我们也就只看了那么一小小的部分。此刻上了大学了,时间也多了起来,偶尔一次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了四本《静静的顿河》:是一整套素。我高兴的差一点就跳了起来。不见多时,此刻最终有和它见面了,我心理别提有多高高兴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学校一次只能借一本小说,我这个心里的郁闷啊!

于是我凭着以前有过看它的经历,便借了第四本,也就是大结局的那一本。我整天爱不释手的那着我心爱的书。就这样最终有了感觉。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俄过人葛利高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先后加入哥萨克和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以及在其中发生的饿一件又一件令他悲痛的事,先是自我哥哥的战死,然后自我的结发妻子因为不愿意给他生孩子而自我堕胎是失血过多而死。自我也因为没有文化而被别人瞧不起,最终不得不有师长降为了一个小小的连长。因不满哥萨克们的战争无目的,之后他有投身红军。将自我对那些高高在上的没有实际作战的本事的将军的饿怨恨全都发泄到了战场上。

作者经过对他们一家人日常生活的细致描述,真实的饿反映了生活在战争年代的人们对自我命运的无能为力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5

毋庸置疑,《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经得起时代的验的文学经典。然则值得注意的是,这部长篇小说是苏联主流文学中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学现象。这部作品居然被苏联官方理解和认可,并且还竟然一度被官方视为主潮文学中的一部“红色经典”,显然是有必须的不为人知的历史背景。关于这部作品问世过程中的蹊跷已有许多考证文章进行了论证。

让人惊讶的是,该小说无论从哪种角度去看,都是对斯大林时期苏联主流文学中的乌托邦情愫的颠覆,其反乌托邦情感是异常明显的。将这部史诗性巨著当做“红色经典”去阅读着实是许多年来苏联和中国读者的“荒谬逻辑”,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肖洛霍夫在中国“反修防修”运动中“不幸”沦为“最反动的作家”,他的《静静的顿河》也随之成为最大的“毒草”时,中国人才阴差阳错、歪打正着地看出了这部作品对苏联30年代主潮思想的颠覆。

这部史诗般的巨著真实地表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他们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对土地的眷恋、蛮性与善良相交织的质朴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里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娅、娜达莉娅身上体现出来。他们的痛苦与悲哀,欢乐与幸福均来自他们真实的人性。而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犹豫选择和最终的迷茫,隐含着社会的杯具和历史的荒诞性。小说一方面出色地描绘了哥萨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沃土上,劳动、恋爱、繁衍,纯朴而焕发着生命的活力。葛利高里与他的情妇阿克西妮娅之间的情爱,正体现了他们生命力的旺盛与冲动。另一方面,小说刻画了布尔什维克们的残酷与冷漠。小说中对布尔什维克党员彭楚克和柯谢沃依的描述,突显了他们身上的残酷无情。他们在作家笔下成了革命的机器,成了政治原则的化身,他们的自觉性与葛利高里的本真性成了鲜明的对照。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将革命风暴带到了宁静的顿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哥萨克农民们被迫迎来了历史的变动。葛利高里在这场残酷的动荡中必须做出人生的选择。

他选择的标准其实很朴素: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只要谁能使他自由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想吃什么就种什么,想爱哪个姑娘就去追求,无拘无束地过日子,那么他就跟谁。葛利高里是个自由纯朴的哥萨克,他在红军与白军之间的徘徊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简单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此简单的要求,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也无法实现。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都无法满足葛利高里这一最基本的生活愿望。最终,他也只能抱着冤死的阿克西妮娅的尸体,缓缓走向没有出路的未来。

革命究竟给普通的哥萨克农民带来了什么从小说杯具性的结尾中,似乎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某种暗示。小说对苏联国家乌托邦主义的颠覆是相当明显的。也正因为这部小说所具有的鲜明的反乌托邦性,使得它在苏联斯大林时期的主流文学中显得十分特殊。然而,应当说,这部身份可疑的主流文学作品,在客观上为斯大林时期并不景气的苏联主流文学写下了最精彩的一笔。

小说对哥萨克人生活的真实到位的描述,对他们情感世界的准确深入的展示,对历史杯具性的深刻把握,均显示出作者第一流的笔法。这对于年仅20多岁的作者来说,更显得难能可贵。而肖洛霍夫在他以后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再也没有了如此出色的艺术概括才能。的确,将60年代那个颐指气使的挥舞意识形态大棒的文坛政客肖洛霍夫与《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联系在一齐,着实也容易引起人们的疑惑。这也许成了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这部巨著的作者权产生争论的重要诱因吧。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 篇6

静静的顿河,迷失的哥萨克!

哥萨克人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沙皇的马鞭”。在沙皇对内维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骁勇善战的哥萨克骑兵曾经驰骋在欧亚战场,在侵华战争中也曾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直至二战后才退出历史舞台。拿破仑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的军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让他们席卷全世界”。实际上,哥萨克人并不是一个民族。大约在十三世纪,很多斯拉夫人不堪忍受蒙古人和斯拉夫贵族、地主的压迫逃到了南俄草原,和当地土著居民融合,过上了游牧的生活,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草原群落。他们称自己为“哥萨克”,突厥语的意思是“自由人”。然而,在俄罗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期间,这个自由狂放的草原族群被社会革命的洪流冲击得支离破碎。肖洛霍夫通过顿河边鞑靼村潘捷莱·普罗柯菲耶维奇一家在大革命时期颠沛流离、家破人亡的遭遇和格利高力的多舛命运,把哥萨克族群和哥萨克人在革命时期的境遇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再现。读完这部荡气回肠史诗般的恢弘巨著,不免令人掩卷长叹。

肖洛霍夫笔下的顿河是宁静和美好的。广袤的草原景色秀丽,牛肥马壮,被沙皇”厚待”的哥萨克人过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不屑于与庄稼人为伍,以为沙皇征战为天职,以能加入沙皇卫队为荣耀,崇敬那些为沙皇立下战功而获得勋章的人。他们放牧耕作,安于自给自足的生活,享受着顿河赋予的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一切都是那么恬适美好。然而,俄国革命的爆发,让这个特殊的群落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格利高力的人生是大革命时期整个哥萨克族群跌宕起伏命运的一个缩影。格利高力敢爱敢恨,狂放不羁的个性,具有哥萨克人的典型特征。他心底醇厚善良,行为简单粗暴,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和方向。当革命来临时,格利高力跟整个哥萨克族群一样不能对时局做出正确的判断,也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不知不觉中被时局裹挟着往前走,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肖洛霍夫笔下的格利高爱得简单真实而又粗鲁,为了那个邻家大嫂阿克西尼亚,他像个愣头青一样可以无所顾忌违抗父命,他也可以直面阿克西尼亚的男人而毫无愧疚只有些许的怜悯,他甚至可以抛下明媒正娶的新婚老婆娜塔丽娅而带着别人的老婆私奔。而那个别人的老婆阿克西尼亚同样也甘愿为这个愣头青格利高力放弃一切,像只小狗一样只要格利高力吹个口哨,就可以忘情地随他而去。而那个被他抛弃的女人娜塔丽娅同样也心甘情愿为了这个出轨的男人生养儿女,默默守候,期待着他的心有朝一日能够回归。他们的爱是如此真实而直白,完全追随自己的内心,爱己所爱。

格利高力的秉性勇敢强悍又不失醇厚。刚加入沙俄军队时,面对欺负新兵的司务长,他没有退却而是挺身而出,他那对司务长低沉的警告显出了逼人的强悍,让习惯了欺负新兵的司务长受到震慑。不论在俄德战场,还是短暂的红军队伍里和在暴动军中,乃至最后混迹于匪帮中,格利高力都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气概。这种气概既成就了他作为一名军人的辉煌也让他陷入无法自拔的泥潭。他在战争中的勇敢无畏让他无论在哪里都能赢得足够的信任被重视和拥戴,让他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军官,甚至在暴动军中被推到了师长的高位。但同时,他的醇厚又让他错失了道路选择的机会。他不知道为什么而打仗,内心困惑迷茫,除了不相信上帝,再没有明确的信仰,但他却始终忠诚自己的身份,只要一上战场,他就为身份而战。虽然内心一直纠结该不该反对苏维埃和红军?甚至多少次想加入红军,却在抗击红军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杀了很多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杀的红军,让他走上了不归路。这种个性最终成就了他的悲剧人生。

格利高力是个悲情英雄。是的,他是个英雄,但却是悲催的人生。他的内心曾经被彭楚克点亮,赞赏苏维埃建立平等社会的主张,知道苏维埃政府是为了像他这样的底层老百姓的,也曾一度追随。但在养伤期间却被裹挟进了反对苏维埃的暴动军中,并越陷越深。他在白军中身居师长高位,却因为没有读过几天书,出身卑微而又不被白军中那些出身高贵的天然反苏维埃的将领待见。他内心清楚他不应该与那些欺压百姓的贵族为伍,干的却是与红军作对的勾当。他几次想拉着队伍投靠红军,却顾虑自己杀了太多的红军而踌躇不前反身却又陷入与红军的战斗。他向往回到村庄回归与家人在一起的田园生活,但身上的血债让他只能加入逃难的队伍,最后落去加入匪帮的境地。看着勇敢善良醇厚的格利高力被裹挟着走向深渊,内心好压抑。多么希望他能从泥潭里挣扎出来,可肖洛霍夫让阿克西尼亚死在格利高力怀里彻底击碎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也许这就是肖洛霍夫需要的读者感受,因为也唯有这样,才能让读者更深地体会到哥萨克人在苏俄革命期间的悲情遭遇。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展示给读者的哥萨克人个个鲜活,血肉丰满。就像那个淳朴而又狡黠、善良而又自私、自尊而又虚荣的格利高力父亲潘捷莱。当格利高力与阿克西尼亚私奔时,作为父亲的他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而当格利高力要去服兵役时,他又默默为他准备马匹行囊送过去,并默认了他们的私情,然后又把被格利高力抛弃自杀未遂的娜塔丽娅接回家里,让读者感到了他的善良淳朴和父爱如山。当格利高力带着勋章作为军官回到村里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拉着格利高力在村里转一圈,好在乡亲面前炫耀一翻,他的虚荣和自尊表露无遗。而当哥萨克暴动军将要进村时,为了不让家里的马被征用,他不动声色在马的膝盖上楔入了钉子,而在离开借他住宿的红军家,面对苦苦哀求的老妇,他毫无廉耻地把她家仅有的那点财产抢走时,活脱脱地把一个没了熟人监督下的极端自私狡黠的小农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当然,还有阿克西尼亚、娜塔丽娅、米莎、彭楚克等等等等,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灵活现,戏份很足,让读者回味无穷。

在这部恢弘的史诗般的巨著中,肖洛霍夫以十分细腻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广袤的顿河流域迤逦的草原风光,也生动刻画了哥萨克村落淳朴憨厚的民风。他对牧民生活细节的描述让读者深深感受到了其扎实的生活功底,他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之细腻真实,令人叹服。我想,巨匠之所以成为巨匠,除了无容置疑的文字功底,其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思想力和扎实的生活基础是构建恢弘巨著的重要因素。

阅读过程中,总会忘记肖洛霍夫是俄罗斯作家,很多表达方式近乎完全中国化了。这要归功于翻译的水平。在自己没有能力读原著的时候,翻译的水平是多么重要!我想,这本书的翻译除了俄语水平了得,中文功底也不一般。

因为工作原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去过顿河边的罗斯托夫十几次,每次在那里住上半个多月,故而对书中很多关于顿河的风光描写很有共鸣。也曾经专程去离罗斯托夫30公里的哥萨克人集中居住地新契尔卡斯克(即书中的诺沃契尔卡斯克),那里有关于哥萨克人的博物馆。虽然作为特殊的群落,哥萨克人现在似乎已经被完全融入了俄罗斯民族中,但在博物馆中,还是能清晰感受到历史上哥萨克骑兵驰骋疆场的铁蹄声和能歌善舞的哥萨克族群在静静的顿河畔悠哉美好的田园生活。

  • 热门游戏资讯
  • 最新游戏资讯
  • 热门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下载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