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9下载站: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中庸读后感精选

中庸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2023-09-18 09:16:35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中庸读后感

您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内容吗读一遍“中庸读后感”吧,想知道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官网。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写读后感时要先从文中读出情感与感悟。

中庸读后感 篇1

本学期开设了《人文名著导读》(哲学篇)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使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了很多有关中国哲学的著名作品。例如,《论语》、《尚书》、《大学》等等,但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还是《中庸》。

读完《中庸》之后,为了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含义,我首先是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它的思想基础、地位、主要思想等相关信息。《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是子思,孔子后裔,后经秦代学者修订。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天地参”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这是圣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真正意义。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且使我受益匪浅,还是它那富有人生哲学的思想内涵。《中庸》以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以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来启发人们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能够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全书自始至终渗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气息。

《中庸》开篇即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是自我管理。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不是现代人普遍理解的中立和平庸。其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性。

包括学习方法:博学、审问、慎思、辨析、实践。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即: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即:智、仁、勇等。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所追求的最高修养是真诚或美德。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事实上,中庸是《论语》里最容易理解的而最难做到的。

看过《中庸》之后,无论是对我的学习还是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虽说,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它以一个个简单的文字,简单的句式成文,但正是由于这种简单的文字,使得我们无法真正理解它文字背后的真正含义。但是经过细细品味之后,我们会发现,它蕴含着很多深刻的哲理,这些哲理无论好似对于古人还是今天的我们来说,都是值得我们遵循的。

首先,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种“中庸” 之法值得我们当今众多学子进行仿效和借鉴,“博学之”是说学者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因为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好奇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动力。“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

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得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更加广阔的视野,一世界的眼光以宽广的胸襟来学习,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之后,学习就是没有根的木头和没有水源的水。“审问”是为学的第二阶段,有所不明白的地方就要追问到底,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学习,不迷信权威。

问过之后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不能为自己所用,这为“慎思”。“明辨”为第四阶段。学问往往是越辩越明的,不辨,则我们所谓的“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指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由此可以看出,《中庸》所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完美主义”与“行动主义”的体现。

其次,在处世方面,《中庸》教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中庸”反过来,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和谐”的基本途径。“中庸”思想的核心是在承认事物矛盾对立的前提下,为人处世“执中”、“用中”,这并不是主观地排除或消除事物的矛盾,因为矛盾着的“两端”始终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孔子还认为“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和外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提出了“时中”的概念。《中庸》载:“子曰: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中有很多亘古不变的为人处世知道:诚信是与人交往的基石、为人处世,心态至关重要、以仁道修养本性等等。

总之,看完《中庸》之后我有一个总体的感受那就是:中庸是一种心态,一种文化,一种素质,一种内涵,而不是简单的把两个极端的意见进行机械的折中!其实,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儒家的中庸之道,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处世,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这一方面一定是可以做到十分出色的。

中庸读后感 篇2

处事哲学贵中庸

——读《中庸》有感

所谓“中庸”,程颐言道:“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间是世界的正道,庸是世界的定理。”中庸者,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也。

其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

它在宋代的时候被学者程颐、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和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参的《大学》合称为“四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与《大学》同属于《礼记》,都是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关于《中庸》的作者,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成为儒家信奉者和推崇者的必读书目,可见它们作为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价值独特,影响深远。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当我初读《中庸》的时候,感觉很迷茫,因此我便在读中庸的时候同时参考了一些学者的注释和评论,并查阅了一些资料予以辅助理解。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收获不小。

中庸的“中”,即中正、适当、合宜、正确之意,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中庸的“庸’,有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三种意义相互关联,构成了“意”字的字面意义。

实际上,所谓中庸是儒家为提高人们的基本道德素质,实现和平与和谐所倡道德一套理论和方法。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以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则集中反映在儒家巨作《中庸》中。

在许多人如今的理解中,“中庸”即“平庸、折中”等类似意思,这是现代人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错,中庸的确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意,但这些绝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后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为经典了。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证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

作为具有具体内容的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庸”由孔子首创,再经过后来的儒家,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展,终于成为一套儒家的处世规范。如果单纯从“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儒家的“中庸说”也部分继承了当时认为的“中庸”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庸》一文以“天人合一”这一思想为其理论基础,通过反复强调内外的关系阐明中庸之道的。《中庸》中说:“忠恕违道不远”,“忠”也就是要存养省察内心之“中”,“恕”则是要长而为解在道德行为的“中道”,《中庸》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从人所不见的“慎独”工夫做起,“内省不疚,无恶于志”,达到内心的“诚”即含而未发的“中”,由此出发,就能“微之显”,“暗然而彰”,渐渐外化为行动上的“中道”。

内心的“中”与外部行为的“中道”统一,《中庸》称之为“合内外之道”,“致中和”不仅能使君臣父子各处其位,而且可以参天地之造化,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这就是“中”的大功用,所以叫做“中庸”。

在《中庸》一文中,虽然其主题思想在当时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很全面地理解,但其自身充分体现出了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即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从而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的品质,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中庸》一文在极力推崇“中庸”思想之时,也看到了中庸之难行。中庸之道,非常难行,过与不及都会偏离中庸。君子能适中,故其为真中庸;小人不能适中,而自以为中,故实为反中庸。

知者、贤者以中庸为平凡而不屑知,不屑行;愚者、不肖者,则又不及知,不能行。所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些都说明了“中庸”之难行。

在《中庸》全文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对于孔子中庸之道的赞美。曾言仲尼远宗尧舜,近法文武;天地之道,宽如天地,长如四季,明如日月。具备圣、仁、义、礼、知五德。

足以有临、有容、打执、有敬、有别。言其大,则渊博如天;言其深,则渊泉如渊;言其用,见而民莫不敬,行而民莫不悦。是以声名扬溢于中国,施及蛮貊,其德可以配天。

次言仲尼之教至高至善。它“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能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不待责罚而民白化,以致“笃恭而天下平”之盛。

其化民,直如上天之化育万物,达到无声无臭的崇高境界。

《中庸》对孔子“过犹不及”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阐发中和之为用。我们相信公正是衡量所有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也论述了达到中庸之道的条什和方法,“始合而开,其开也有渐。

末后开而复合,其合也有渐。”结构严密,体例完整,是一篇逻辑严密,表达儒家哲学思想的**。

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有的哲学家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治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中庸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强调做人的艺术和做事的方法。如何让各种各样的人去掉差异而只取共同,即让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关键要在无我的前提下讲究情景真理。例如,用极其

尊重的方式提出对权威观点的挑战,既达到了陈述自己观点的目的,同时又将对人的尊重推向极致,使众人都觉得恰到好处,易于接受。

实际上,我们很难达到均值。 我们的言行往往带有偏见。过于追求物质,或者过于理想主义,都一样,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社会,达到“至诚”则就更加不易。

人有许多弱点,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中庸可以克服人性的贪婪,使人幸福。

那种谨慎对待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我们听不到的地方也有恐惧,不敢忽视。这是一种凡事谨慎的态度。你可以全心全意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有一句话很流行;细节决定成败。

许多人缺乏中庸的素质,往往不能做到处处小心谨慎,不能从头到尾保持一颗平常心,他们常常在事情的最后关头因为某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而功亏一篑。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对于为人于处世受益匪浅: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也许做不了大生意,我们只能从平凡的现实中生活。

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启示呢?

中庸读后感 篇3

这本书的作者是邓球柏。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首都师范大学一级教授(国家二级教授),北京创新研究院国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易学研究所所长。该书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7月第2版第1次印刷,全书共,33章,前11章是大学的内容,后面的22章是中庸的内容。

就中庸而言,中庸就是中国文学的精华,中庸是折中平常的意思,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绪时,心中是淡然平静的,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经过整饰,符合常理叫作庸,达到中庸的境地,天地正常运行,万物生长发育,国家也就太平了。对于中庸要有不易之心,所谓“不易”,说得是我们要认准一个方向,不能随便变更,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不易”。

可以说,我们坚持的不仅是圣贤的言辞,也不是权威的法令,而是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当然,在现代社会很难做到公正,但只要我们不追求太多,就没有大问题。我今天重点的是介绍大学。

《大学》原来只是《礼记》49篇中的一篇,共。在韩愈、李翱以前,《大学》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韩愈、李翱才开始将《大学》《中庸》看成与《论语》《孟子》一样重要的书。更准确地说,《大学》是我国古代大学的教育路线和方针。

这一教育路线以道德教育为核心。这个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纲领、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措施和途径等内容,旨在培养合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

第一章是说大学之道,实质上是我国古代大学的教育之道,归纳起来就是“三纲领”,“八条目”强调品德修养。这一节还提出了实现大学之道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即“只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在止于至善”。“修身”“亲民”的实质都是“明明德”, “明明德”的目的是“止于至善”。

第二章阐述了“明明德”的可能性、必然性、现实性和主体自觉性。第三章阐释了“在亲民”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指能日新其德的君子教化人民所达到的理想境界。第四章揭示了“止于至善”的具体内容,指明为什么,是什么。

因为“邦畿千里,惟民所止”、“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第五章阐述了“明明德”为本“亲民”为末的道理。

明明德是使民无讼的根本,“亲民”是使民无讼的措施。第六章是朱熹根据自己的思想体系进行的编辑。明确了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的界限。

第七章**什么事真诚,如何真诚,为什么真诚。第八章对从心不正对于修身的危害性论证了“修身在正其心”的重要性。第九章说明了修身齐家的关系,提出了“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的修身原则,并指出了修身过程中的两大障碍(贪婪和溺爱),因不能执行修身原则,出现的“亲爱而辟”等现象。

第十章论证了治国为什么要先齐家的道理。因为一个不能管理自己家庭的人是不可能去教育别人的。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齐家对国家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领导人的表率作用。最后引用《诗》文一说明修身治国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第十一章先论证了为什么“平天下在治其国”和怎样治国。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君子先慎乎德”的重要性。接着总结了朱昭王、晋文公、秦穆公在中国的经历,总结出秘密在于公正廉洁、德才兼备、能爱能恶。最后,它告诉人们要坚持以诚信为原则的大学之路。

絜矩之道处理“德与财”“义与利”的关系的基础上识别人才,实施“国不以利而立,以义为利”的治国方针,从而达到“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远大理想。

大学作为四书中的一本早已被人所熟知,它的首章令人印象深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很好的告诉我们做人的三要素,首先要做好自己,接着才能推己及人,最后是使自己在这个大千世界能不被外界所引诱。而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是众所周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全书就是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核心的。三纲领是养德的要旨,八条目则是养德的方法。“格物”即指穷尽各事物之中的道理,用已知的关于事物的认识,深入研究下去,力求穷理, 才能“致知”,即明白知道事物之理。

这是一种学习态度,对我们很有用。因为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变化的考察中,不去问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太肤浅了?科研和学习需要严谨的态度。

浮躁妄动都不能成事。所以“诚意”与“正心”现在仍有其积极之处。 “诚意”即不自欺,有一种求实态度。

“正心”即不受情绪支配,不受外界影响,使心保持虚静不动。是纯客观的心理学观点,没有主观臆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颇有些豪情,总被人提起。

但是我认为这些情况的出现有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和平,如果国家是兵荒马乱,经济不发达,那么国家拿什么东西支持教育,拿什么东西来说大话呢?想实现这些目标到现在看来都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也从中看到了伟人的智慧的超前性。虽然在那个时代它不可能成功,但它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宝贵意见。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我们虽然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心智却一点都不成熟,我们可能一部分人使生活白痴,我们太过依赖自己的父母,这使我们根本不能实现推己及人的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像君主一样从自我做起,重视内在素质的培养,兼顾外在言行的规范,才可以达到有利于社会、为社会服务的目的。这是我从下面四个项目中读到的现代意义。

做为一个现代青年,面对着即将来临的新世纪,对世纪末的晚钟中传统与现代的混音,应该更加冷静,更加清醒。我们应该存“正心”去反顾过去的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为现代社会所用,使那些古旧的思想,去陈存新,获得新的生命力。 “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定当为“当务之急”。

我们应该更好地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庸读后感 篇4

读《中庸》有感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因为国学知识竞赛,有幸欣赏了此书。

“中庸”——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它还教育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人的规范——“五大道”(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和“三达德”(智、仁、勇)……它使人读过后,回味无穷,细细体会,就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这真可谓是“温故而知新”呀!

它让我们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有了精神和心灵。

不仅仅是这样的,它还修养我的人性。

一天,我回到教室,看见一个同学从我的桌边走过,我的铅笔盒被他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地上,只听见“叮当”一声,破了。我见了,正想冲过去发作,但想到了最近正在读的中庸,我的心头,似乎有甘露浇灭了怒火。我毅然决然地走过去,拿起铅笔盒。

从那以后,他给了我灿烂的笑容,我和他成了最好的朋友。

《中庸》,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庸》,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庸》,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陈昱霖

中庸读后感 篇5

读罢《中庸》,闭卷反思,中庸就是要掌握事情的度,举止要合乎礼仪,做事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说话要留有余地。凡事不能偏激,要求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与民”。理论上讲很好,但实际做起来难,“中庸之鲜能久已”,““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也”,“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正因为不好操作,实践中常被人利用,或者错误的理解,变成负面思想,上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被当作吃人的礼教和封建思想加以批判。时至今日中庸和面子、关系一起甚至被当作中国国民的弱性加以批判。鲁迅比喻中庸之道像既像猫又像狗的一种狗,叫哈吧狗,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

鲁迅还说,尽管中国人必须被称为卑鄙,但实实并非如此。例如,中国妇女绑脚,被称为“三寸金莲”。面对缠足这样的陋习,怎么又追求“止于至善”,脚要求越小越好。

面对缠足,千百年来的中国士大夫和儒家子弟,他们怎能忘记中庸之道而止步不前呢?

中庸之道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经过时间的考验,它是不朽的。它一定有它的价值。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运用中庸之道呢?

中者,合情合理,中肯厚道;庸者,平常也,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事物。我们不但要求中,更有求真。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凡事深思熟虑,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那么,“中庸”就不讲竞争,淘汰,死亡了吗?答案既不是“是”也不是“否”,而是出乎意料的。战斗确是事实实,但不一定是不可调和的。

孙中山先生认为,互助是社会的身体,战斗是人类社会的疾病。这与“中庸”的思想不谋而合,用此回答几近完美。谁输了?

谁也没有输?谁赢了?大家都赢。

当今,中国人民杰出的儿子邓小平,在解决香港问题时,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绝非偶然,因为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深厚的“中庸”文化土壤,邓的“一国两制”就是这个土壤所培育出的硕果之一。

真理需要追求和坚持,但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对方的感情、利益和团队精神。一个走得远,把别人远远甩在后面的领导,根本不是一个好的领导。一个学者才华出众,真理在手,素**怪,别人不能理解,绝非好的学者。

品格高尚,业务娴熟的领导者不能与同事和谐相处,这根本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怎么办?如果学点中庸之道,平衡各方利益,该糊涂的时候要难得糊涂。

这样,工作可能会更好,这可能是与人打交道和管理的艺术性。

中庸读后感 篇6

篇一:读《中庸》有感

上学的时候读《中庸》,根本读不懂;听老师讲,反而更加糊涂。现在在《师资建设》工作了,渐渐的领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之道是儒家所倡导的最高思想境界和方式。。

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过分也无不足。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中庸》里面最为重要的一句话,实际上把所有儒学都讲完了。

喜怒哀乐之未发,是个什么状态?关键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养不是在错误的观念和思想到来之后再进行修正,而是在思绪纷飞之前便能清明自觉。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觉,那么随后思绪所及无不是自然合乎规矩道德。

说真话不难,理解也不难,只是做起来很难。我们大多数人习惯于处理自己的想法。 在思考之前掌握心态并不容易。可知“中”的本身并非喜怒哀乐,而是指对喜怒哀乐的持中状态,就是说对喜怒哀乐等情欲要有一个适中的度的控制,过度的喜不叫喜,过度的乐也不叫乐。

朱熹注释说:“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中节,这就叫和。因为效果的“和”决定于方法的“中”,所以程颐解释中庸一词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不易说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别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则的不可更易。今天也没有人骂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没有中一百万给你,所以你也没有喜;今天没有伤心的事,所以没有悲哀;今天也没有爱国奖券中了那么高兴,平平淡淡,此心不动。一点都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没有发动的时候,这种情况这种境界叫“中。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好好体会《中庸》的思想。这种思想将融入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

篇二:《中庸》读后感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诚于中,信于外”、“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

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不过,我坚持早上看书,查阅一些资料帮助理解。

现在,回首往事,我觉得收获不小。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

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忠诚和宽容是中间路线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相互比较,相互理解,互相关心,互不伤害,忠诚,宽容,仁爱,平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的品质,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必要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细读慢品”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贪”字。

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中庸可以克服人性的贪婪,使人幸福。

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篇三:中庸读后感

和谐——和谐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中国要建设富强、以人为本、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北京奥运会上,一个“和”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传递了中国的处事态度。就我们而言,每个人都应该理性地对待问题,适度地处理问题。

在《中庸》中,我体会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学习的五个层次,正所谓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在我们积累量的时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态度来面对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处理事情。

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修养的过程。通过书本获得知识,通过知识传递思想,从而达到书本所要求的道德水平。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君子以人治人,变人。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别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要学会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几年来,**性新闻比较多,比如说“我爸叫李刚”等,这些新闻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为什么自己没有那么富有,觉得生活不公平。其实,我觉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会给你一份回报,别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们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真是这样,即使我们再穷再笨,我们也一定会靠自己的能力提高生活水平,变的更加强大!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压力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抱怨社会不公,而不是反省自己。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能力强的人就会生存,没有能力的人就会被社会淘汰,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我们要平和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将其极端化,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自己,是自己变的强大,同时要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不要骄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预备就会成功,没有预备就会失败,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我们要逐步实行五个层次的学习,最终使自己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冲动是魔鬼,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不要心急,慢慢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为,不要强求,只要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永远跑不了。

  • 热门游戏资讯
  • 最新游戏资讯
  • 热门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下载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