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9下载站: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最新化学教案6篇

最新化学教案6篇

发布时间:2024-02-16 11:43:24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化学教案

化学教案(篇1)

化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元素、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化学方程式的编写。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试管、试管架、试剂(硫酸铜、氢氧化钠等)、酒精灯、显微镜等。


2. 教学工具:幻灯片、投影仪、电脑等。


3.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课堂。


四、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15分钟)


1. 引入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元素、化合物和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步骤二:讲授(30分钟)


1. 掌握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并通过幻灯片展示元素周期表,帮助学生理解元素的分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和性质。


3.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编写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步骤三:实验探究(40分钟)


1. 给学生发放实验材料,进行一系列实验,如观察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的反应,观察金属在酸中的反应等,让学生从实验中感受化学的变化和反应。


2.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思考和分析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


步骤四:小结(10分钟)


1. 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困惑,并进一步解答和引导学生追求知识。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


1. 给学生布置化学方程式的练习题,加深对方程式编写的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参加化学实验、科学竞赛等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对化学的概念和实验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对化学方程式的编写也有一定的把握。其中,实验探究环节设计的实验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课堂上的小结和巩固与拓展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宽视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验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科学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化学教案(篇2)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白色污染”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也增进学生对“事物是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合成材料的用途,学会热固性和热塑性、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区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翼装飞行。

让学生亲身感受翼装鸟人飞行的精彩瞬间。

【我了解,我憧憬】。

问题:结合视频“翼装飞行”里涉及的材料,及生活经验说说你了解的材料有哪些?

介绍: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介绍: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过渡语】同学们最想先知道哪种材料那?

(按照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顺序)。

认识“纤”姿百态的合成纤维。

【我实践,我展示】。

【过渡语】这样的方法可行吗?先让我们感受一下几种纤维燃烧时的现象。

【我实践,我展示】。

活动内容:

【过渡语】看来刚才的同学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让我们来尝试一下。

【我实践,我展示】。

让提出方案的同学来完成实验,教师协助。

【讲解】介绍常见的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以及制成的不同制品。

【我实践,我展示】。

问题2:要是换成天然纤维制校服,你的意见那?

介绍: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缺点。

问题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如何设计纤维的使用?

介绍:混合纺织的优点。

认识“塑”我风采。

【我实践,我展示】。

活动内容:1、连接折断的学生尺(材质:塑料)。

2、给塑料袋封口(材质:塑料)。

问题:是所有的塑料制品坏了之后,都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修补吗?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对比实验,老师连接折断的插座,学生连接折断的学生尺。

【过渡语】想知道是原因导致的吗?

【讲解】简单讲解合成材料的微观形成。

链状结构-------热塑性。

活动:撕保鲜膜塑料。

网状结构-------热固性。

【我了解,我憧憬】介绍生活、生产中塑料的应用。

认识如此多“胶”

【视频】一起走进“橡胶厂”了解合成橡胶,

【如此多“胶”】让学生认识身边合成橡胶的应用,感受合成橡胶的突出优点。

【我建议,我行动】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问题:回收废弃塑料遇到分类的困难?

【我了解,我憧憬】因为环境问题,我们就不使用合成材料了吗?科研人员逐渐向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新材料。

知识反馈:以nba赛场为情境,让学生查找我们熟悉的材料?

课后小结。

【我来谈】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请你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或你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化学教案(篇3)

学习目标: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学习过程

1、燃烧热

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

1)定义:在25℃,101 kPa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

2)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 25℃ ,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

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S → SO

[练习1]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

A.C(s)+O===CO(g);ΔH=110.5 kJ/mol

B.C(s)+O===CO2(g);ΔH=-393.5 kJ/mol

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

D.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

你能根据题中信息写出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吗?

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 mol 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

2、燃烧热的计算及应用

[例题]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CH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3.97×104 kJ

3、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

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ΔH=-2 800 kJ/mol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与它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同。计算100 g葡萄糖在人体中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4、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要点

①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

例:已知H+(aq)+OH-(aq)=H2O(l);△ H=-57.3kJ/mol ,求下列中和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1)用20gNaOH配稀溶液跟足量稀盐酸反应放出____________ kJ的热量。

(2)用2molH2SO4配稀溶液跟足量稀NaOH反应,放出____________kJ的热量。

5、能源

1)什么是能源?能源的作用?

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阳光、风力、流水、潮汐以及柴草等。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

石油、天然气解决的办法 :开源节流;即开发新能源,节约现有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措施:科学地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

3)相关思考题∶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燃料燃烧时,若空气过量或不足,会造 成什么后果?为什么固体燃料要粉碎后使用?

煤在直接燃烧时会产生SO,大大减少燃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势在必行。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开发新的能源也是大势所趋。

化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及时地进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使学生清楚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

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这个前提下进行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须是纯净物。

 

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讨论归纳]

   (1)元素:

    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生讨论思考]

a、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b、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于联系:[投影片展示] 

元素

原子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

多少的含义

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

含义

举例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

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例:一个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所构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投影片展示:教材图2-8介绍地壳中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③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达三千多万种。

   (2)物质分类:

    学生阅读课本P36前三段,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思考讨论: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中那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氧化物?

布置研究课题:元素的故事。分组布置任务,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

   (3)元素符号:

①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钅”旁,汞除外

非金属元素:“氵”“石”“气”旁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的状态

稀有气体元素:“气”

②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的原则:Fe、Cu、Mg、Cl、H等

③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种类):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粒):(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讨论回答: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e、2N

用卡片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课堂练习记忆元素符号名称及写法、读法。

   (4)探究活动汇报:元素的故事。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

4、板书设计 :

第三节 元素  元素符号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物质分类

三.元素符号

1.写法:一大二小

2.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四.元素的故事

 

探究活动

“元素的故事”

将全班同学分组,课下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课上选代表向全班汇报。选材可以是“元素的发现史”,“元素名称及符号的由来”,“关于元素的趣事”等等。这样既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理解和记忆起了促进作用。

化学教案(篇5)

课前练习:。

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的最终产物是()。

2oohc.na2co32o2。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钠的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自界没有游离态的金属钠存在,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知道,它在空气中经过了复杂的反应,但最终产物是碳酸钠,我们在初中也学过碳酸钠的一些的性质,现在大家一起回忆一下碳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可以与酸及某些盐发生反应),碳酸钠是钠的一种重要化合物,除此之外钠的化合物还有哪些?(氢氧化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硫酸钠等),碳酸氢钠是碳酸钠的酸式盐,那么它与碳酸钠是否有类似的性质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两种物质的有关性质.

[板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过渡]:我们这节课主要讨论它们的化学性质。

[板书]:(1)与酸的反应。

[练习]写出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属于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过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现在让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热稳性上是不是一样,能否根据已有知识来判断,如果它们受热分解,产物可能是什么呢?如何证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化学教案-碱金属。

[演示实验]分别加热碳酸钠碳酸氢钠。

[板书](2)热稳定性:。

2nahco3======na2co3+co2↑+h2o。

na2co3与nahco3热稳定的差别可以用来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板书](3)用途:

na2co3:制皂玻璃造纸纺织。

nahco3:发酵粉灭火器治胃酸过多。

巩固练习:。

2.往碳酸钠溶液加入下列物质,能反应但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oh)2溶液2o2固体c.盐酸2o固体。

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性质之间的异同以及它们的主要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差别的原因。

对比法、实验探索法.

投影仪.实物演示实验仪器。

我们过去学过泡沫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筒内装的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发泡剂的混合液,玻璃瓶里装的硫酸铝的饱和溶液。

把灭火器倒转时,筒内的两种药液相互混和后,发生如下的反应:

a1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大量的二氧化碳跟发泡剂形成泡沫,从喷嘴中喷射出来,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最终是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的密度大,灭火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排除空气而包围在燃烧物体的表面或分布于较密闭的空间中,降低可燃物周围或防护空间内的氧浓度,产生窒息作用而灭火。其实泡沫灭火器是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一种,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包括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常压下,液态的二氧化碳会立即汽化,一般1kg的液态二氧化碳可产生约0.5立方米的气体。另外,二氧化碳从储存容器中喷出时,会由液体迅速汽化成气体,而从周围吸引部分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

清水灭火器中的灭火剂为清水,它主要依靠冷却和窒息作用进行灭火。

简易式灭火器简易式灭火器适用于家庭使用,简易式1211灭火器和简易式干粉灭火器可以扑救液化石油气灶及钢瓶上角阀,或煤气灶等处的初起火灾,也能扑救火锅起火和废纸篓等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灾。简易式空气泡沫适用于油锅、煤油炉、油灯和蜡烛等引起的初起火灾,也能对固体可燃物燃烧的火进行扑救。

化学教案(篇6)

教师能否真正把握好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能否把自己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己及教学进行用心、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亦即教师的自我监控。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立与修改,教学资料的安排与组织,教学策略的选取与变换,教学活动的检查以及教学信息的反馈与评估等,都需要教师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分析与决定,做出相应的决策,并付之于教学过程中。

善于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具体表此刻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课堂的组织与管理,即在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这个过程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和反应等方面随时持续有意识的反思,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使之到达最佳效果。

1、对教学目标的体会反思

教师应在每一个单元甚至每一个课时教学前,均应对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到达的目标有一个清晰认识,因为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确定教学目标,以免目标过高或目标过低,使教学效率低下,达不到培养学生潜力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设定教学目标,第一,要体现目标设计的人本观,即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要体现目标的整体性,应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同时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第三,要突出重点目标。课程目标由系统的教学目标来体现,每一章节的目标服务于教学目标,每堂课的目标要突出重点,强调目标的整体性,并不是说每节课是平均使用力量,没有重点目标。

2、对教学资料的体会反思

首先是对教学资料的深度反思。例如,在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的教学中,对于弱酸弱碱盐的水解状况不应作太多的涉及,但也不可只字不提。

其次是对教学资料广度的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鼓励各地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教师选用教材的余地进一步扩大。对于选定的教材,教师也可根据实际状况,挖掘教材的教育内涵,或对教材顺序作适当的调整。

3、对教学方法的体会反思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说明了没有适合所有教学对象,教学资料的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训、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基础对教学方法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对盐类的水解教学时,把教学方法改为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实验探究为形式,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关注和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所有活动的取向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性等诸多方面。

总之,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细心体会,才能发现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尝试改善是在反思教学的问题所在后,教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寻求原因,并尝试改善、纠正和调节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此刻老师对教学各环节的用心体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教学方法或补助措施,使课堂教学到达最佳效果。

1、教学理念的反思改善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潜力的培养。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潜力。

2、教学过程的反思改善

3、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学中的细心体会,善于寻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只有悉心沟通,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准确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师生间沟通能够是言语的,也能够是非言语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言语与体态语言是沟通师生双方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有效运用,还要求教师勤于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助措施的实际效果。能够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善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针对尝试改善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构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例如,在学习“铁及其化合物”一节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缺乏知识迁移的潜力,对铁在不同强弱氧化剂作用下的氧化产物,能较好掌握,但一碰到铁与稀硝酸、锌与氯化铁溶液等反应,涉及到因量的关系而引起产物不同现象,往往思考问题就不周全了。意识到这个问题,再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铁的变价特点,掌握fe0价、+2价、+3价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0价fe的还原性,+3价fe的氧化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等。由此引导学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规律,这样就能够强化学生的认识。

实践证明,“反思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潜力。此外,教师反思潜力结构中的自我监控潜力与教学监控潜力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以教学监控潜力的培养为切入口,能够进而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潜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潜力不断得以提高,应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都能够应付自如。

化学教学中要求我们反思的层面是很多的,我们应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强对教学情节的回顾、反思和分析,总结教学得失,改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 热门游戏资讯
  • 最新游戏资讯
  • 热门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下载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