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9下载站: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新课标数学教案汇总15篇

新课标数学教案汇总15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08:10:46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新课标数学教案

教案课件不仅涉及到教育步骤,还涉及到教育的课程标准,每位教师都需要用心去策划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教学的有效支持,那么如何制作课件教案呢?编辑在无数的文章中发现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新课标数学教案”,不要忘记前去浏览,或许就是你正需要的!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章《因数和倍数》第1节例1(教材第13页)及练习二的第2题,第四题的前部分。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因数和倍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乘法算式及除法中的整除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另外,通过引导学生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一个数的因数,一方面给学生渗透集合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教学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做准备。

教学目标:

1、应用尝试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规律特点,并能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2、逐步培养学生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规律特点。

教学难点:

用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运用尝试教学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例1,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方法,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方法、经验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老师很想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可以吗?

生:(预设)可以!

师:出示小黑板。

1、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说一说下面各组数的相互关系。

21和72×7=1430÷6=5

2、判断。

(1)12是倍数,2是因数。 ( )

(2)1是14的因数,14是1的倍数。 ( )

(3)因为6×0.5=3,所以,6和0.5是3的因数,3是6和0.5的倍数。( )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表扬激励,同时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过程一:尝试训练。

(一)出示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新问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行吗?

生:行!(预设)

尝试题:14的因数有哪几个?

(二)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根据实际适时辅导学困生。

(三)信息反馈。

板书:

1×14

142×7

14÷2

14的因数有:1,2,7,14

过程二:自学课本(P13例1)。

(一)学生自学例1。

教师提出自学要求(投影):

1、18有哪些因数?

2、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找出18的因数的?他们找完了吗?如果没有,请帮助他们完成。

3、你还有别的找法吗?请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18所有的因数。

(二)信息反馈

1、反馈自学要求情况;

板书:

1×18

18 2×9

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还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2、知识对比,探索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根据求14和18的因数时获得的体验,再思考下面问题:

投影出示问题:

思考一:你用什么方法找出?

(2)学生思考,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交流思考结果。

(4)师生互动。总结方法、点出课题。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整除)

过程三:尝试练习

(一)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

1、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36的因数有哪些?

2、结合14、18、30、36的因数个数,请你谈谈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提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的因数是()。〗

(二)信息反馈:师生互动总结特点。

板书: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最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2题和第4题前半部分。

四、课堂延伸

猜一猜:(卡片)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是谁?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吗?你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特点吗?

生:……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14

14 2×7 方法: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整除)

14÷2

14的因数有:1,2,7,14

1×18

18 2×9

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还可以表示为:

它的最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因数 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难点: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加深前面知识的理解,为新知作铺垫)

下面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谁是偶数,谁是奇数.

3和15 4和24 49和7 91和13

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学习质数和合数的的概念。

全班分两组探讨并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1、观察各数因数的个数的特点。

2、板前填写师出示的表格。

只有一个因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3、师概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们的数叫做合数。(板书:质数和合数)

4、举例。

你能举一些质数的例子吗?

你能举一些合数的例子吗?

练习:最小的质数是谁?最小的合数是谁?质数有多少个因数?合数至少有多少个因数?

5。探究“1”是质数还是合数。

刚才我们说了还有一类就是只有一个因数的。想一想:只有一个因数的数除了1还有其它的数吗?(没有了,)1是质数吗?为什么?是合数吗?为什么?(不是,因为它既不符合质数的特点,也不符合合数的特点。)

引导学生明确: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练习: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吗?

三、给自然数分类。

1、想一想

师:按照是不是2的倍数把自然数分为奇数和偶数。按照因数个数的多少,把非零自然数分为哪几类?

生:质数,合数,1。

2、说一说。

既然知道了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那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看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关键看因数的个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

四、师生学习教材24页的例1。

老师:除了用找因数的方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

1、师引导学生找出30以内的质数。

提问:这些数里有质数、合数和1,现在要保留30以内的质数,其他的数应该怎么办?(先划去1,)再划去什么?(再划去2以外的偶数)最后划去什么?(最后划去3、5的倍数,但3、5本身不划去)剩下的都是什么数?(剩下的就是30以内的质数。)

(特殊记忆20以内的质数,因为它常用。)

2。小组探究100以内的质数。

3。汇报100以内的质数。师生共同整理100以内的质数表。

4。应用100以内质数表:

练习:(1)有的奇数都是质数吗?(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五、思维训练。

有两个质数,它们的和是小于100的奇数,并且是17的倍数。求这两个数。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质数和合数)什么叫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什么叫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你会判断质数和合数吗?判断的关键是什么?(看这个数因数的个数。)

反思:在设计质数与合数这一节课时,我用“细心观察、全面概括、准确判断”这一主线贯穿全课。并在每个新知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个小练习。以便及时巩固和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记忆。最后的思维训练,是给本节课学得很好的学生一个思维的提升。小结又针对全班学生做了新知的概括。

在学生找20以内各数的因数时,我应该注重探索,体现自主。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以最短的时间找出各数因数,并在我的引导下按因数的个数给各数分类,最终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应当多多提倡自主探索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急于看到结果。让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在学习新知识时根据已积累的知识经验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3】

三年级笔算除法集体备课教案

北师大乌海附校 张茹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能力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2.笔算 9÷3 37÷9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1(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 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52÷2(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6)指导看书质疑

3.练习反馈 P20 做一做 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巩固复习第三单元中比喻修辞手法,学会运用

3.养成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巩固复习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具体教学过程: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七课《看云识天气》。(播放课件,显示课题),请大家看着这个题目,我们来猜测下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明确:通过这个课题,可以看出作者想告诉我们怎样通过看云可以知道天气变化。讲的是云和天气的关系。

2.在进入文章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检查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放幻灯片,齐声朗读生字)

3.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⑴.标题和文章内容有什么联系?

⑵.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最后又说什么?

明确:⑴。文章内容紧扣标题。所以阅读一篇文章应该首先从标题入手。通过阅读标题来了解文章,做到心中有数的去阅读文章。

⑵.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从而说明为什么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按照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4.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的去读文章,请大家一起齐读第一段。

⑴.找出最直接反映云和天气的关系的句子。

明确: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⑵.一般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语言总是非常准确、严谨的。试比较阅读课文后面方框内的补充知识那段。两者比较下,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章中这一段,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形成排比。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富有情趣,吸引读者的兴趣。而方框内用准确的语言来介绍科学知识,为什么不用这种语言说,原因是多种的,他有实际用途的需要,读者的对象等原因。比如我们用药的说明书,就不能用生动的语言。

5.阅读第2到五节,找出作者写了哪些云?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天气。

明确: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薄云,代表天气晴朗。

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低而厚密的云,代表了阴雨雪冰雹天气。

6.除了云的形态可以预知天气,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观察天气?

明确:云的光彩。

阅读第六节⑴.请大家找出有哪些光彩。分别又代表了什么样的天气征兆?

明确:晕——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虹——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⑵.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现象呢?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7.讨论:既然看云能使我们辨别各种天气,那么我们还需要天气预报吗?为什么?

明确:虽然看云能够认识天气,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仅凭肉眼无法全面准确的判断。因而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这个认识,作者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总结全文当中也特意提出来,提醒我们不要只依靠云来判断天气。这表示了作者对科学的严谨和对我们读者的认真负责。

8.课堂小结:这篇文章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天气的变化。虽然内容看似多,但却并不显得凌乱,而是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原因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作者却写的非常生动形象,这在于作者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手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界的细心观察。只要我们能够认真仔细的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

9.课后作业:

填写表格。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5】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4.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教学重点:

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一个有趣的地方,你们想知道是哪儿吗?课件(数学广角乐园)对,我们今天要到数学广角里走一走,看一看。那里不仅有可爱的小动物,还有好玩的游戏,大家想去吗?但是智慧老人告诉我们:只有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才能玩得开心哦,你们有信心吗?好,那我们现在就出发。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感知排列

师:我们首先来到了智慧园,咦,这只小猴子在干什么呢?原来呀,它是想考考我们,它说呀,只有答对了我的问题你们才能进去,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究竟给我们出了什么难题。谁来给大家读一下?

(指名读)

师:大家用桌面上1和2的数字卡片快速摆一摆并完成表1。

学生汇报。

(二)探究排列方法

师:你们真聪明,门开了。我们到达迷宫了,这里有一扇大的密码门呢,这下子我们遇到难题了,蓝熊说:“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扇门打开,密码提示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 1、2、3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聪明的你们能做到不漏掉、不重复吗?和同桌一起摆一摆吧。一个人摆,一个人记录,同桌合作完成表2。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们摆了哪几个两位数?

学生汇报。

师:为什么有的摆得数多,而有的摆得数少呢?有什么好办法能保证既不漏数,也不重复呢?请大家小组内讨论,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边摆,边找一个人把它记录下来!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操作)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

⑴12,13,23

21,31,32

每次拿出两张数字卡片交换位置能摆出不同的两位数;

师:那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在1、2、3中取了1、2两个数,组成了12,交换位置组成了21,再在„„。请同学评价他这种方法。

师:你们觉得他这种方法好吗?

生:好。

师:好,为什么好?

生:他的很有规律。(板书有规律。)

生:他的能不漏掉。(板书不遗漏。)

师:嗯,谢谢你,教会了我们那么好的办法。

谁还有其它的好办法,也是不漏掉、不重复的?

请同学报答案,说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答案。

⑵12,21,31

13,23,32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个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⑶21,12,13

31,32,23

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十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

师:大家采用各种方法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你们真了不起!今后我们在排列数的时候,要想既不重复也不漏掉,就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

(三)探究组合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合作愉快吗?同桌互相握手祝贺一下好吗?

师:握手代表着友好,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握手来表示互相祝贺,刚才你们同桌两个人一共握了几次手?

生:1次。

师:两个人握1次手,那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能握几次手啊?先来猜一猜。

生:3次。

生;1次。

生:4次。

师:到底是几次呢,好,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三个人握手,一个同学负责记录。请2组小朋友汇报并上台表演握手。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三次手。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疑问,刚才我们排列数字1、2、3的时候用三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的时候也是三个小朋友却只能握3次,同样都是3个,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两个数字可以交换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1和2这两个数字交换位置一共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 生:两个。

师:那么我和他握和他和我握一样吗?演示握法。

生:一样的。

师:对呀,这就是产生6个两位数和一共握3次手的原因了。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一)衣服搭配问题。

师:小朋友们那么聪明,小红帽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原来呀,小红帽的外婆明天生日,她想去给外婆过生日,可是她有两件上衣和两条裤子,她可以怎么穿呀?(出示衣服图)

生:第一件衣服可以和第一条裤子穿在一起,还可以和第二条裤子穿在一起。第二件衣服可以和第一条裤子穿在一起,还可以和第二条裤子穿在一起。

(二)付钱问题

师:你们可真聪明,不过小红帽还想给外婆买一个生日蛋糕,她都可以怎么付钱呢? 师:你们真能干,谢谢我们班的小朋友,因为你们,小红帽才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三)数一数

从小红帽家到外婆家一共有多少种走法?6种。

四、课堂小结,畅谈感受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的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排列数字和握手是不一样的。

生:我学会了怎样排列数字。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排列和组合,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有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却包含着很多数学知识。比如穿衣、吃饭、走路都隐藏着数学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动脑思考,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在个性化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今年农场的南瓜丰收了,同学去帮助收南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第一组 28人

第二组 34人

第三组 22人

二、新课学习

1.教师: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28+34+23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教师:这个算式该怎么算呢?

同样是加法,它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进位加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导学生说出:

前面我们学习进位加法只有两个数相加,这里有三个两位数相加,是一道连加算式。

教师:再比较一下28+34+22这个算式和我们黑板上的8+4+2这个算式,你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回答出:

两道都是连加,只是连加的范围不同而已。

教师:那它们的计算方法是否一样呢?

引导学生猜测它们的计算方法可能是一样的,都要数位对齐后,从个位加起,相加满10都要向前一位进1。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更多、更好!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种算法进行汇报:

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学生汇报后教师整理在黑板上并追问:

除了这些算法,我们可不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的竖式来计算呢?

用竖式又该怎么算呢?

引导学生尝试列出竖式后并抽其中的两个同学投影展示。

主要引导学生列出右面的竖式:

2 8 6 2 2 8

+ 3 4 +2 2 +3 4

6 2 8 4 6 2

+2 2

8 4

如果有学生能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就请学生列出后说一说他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学生列出竖式的第二种写法教师则作如下的引导:

教师:其实这种竖式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大家想知道吗?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后再抽一学生投影展示。

教师:竖式的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竖式,其实计算过程是一样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种写法更简单一些。

教师:不管是用哪种方法计算,你觉得三个数连加与两个数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呢?

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三个数连加比两个数相加要复杂一些,特别是涉及进位的问题,因此要特别注意。

2.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连加的算式了,根据这个情景图,你又能列出怎样的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这是一个什么算式?

学生:连减算式。

教师:这个连减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比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以前学的连减算式是20以内的,85-40-26是100以内的连减,并且需要退位。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你能试着计算这道连减算式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巡视观察,发现不同的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尽量指导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连减的算法,主要引导学生列出以下两种竖式计算:学生列出竖式后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教师:在做这道题时哪个地方最容易做错?能给其他的同学提个醒吗?

让学生发现最容易做错的地方就是两次相减时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计算结果。

教师:在做连加连减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中依然要注意进位和退位的问题。WwW.XZ1569.cOm

三、结论总结

1.整十加整十,个位数加个位数,然后再合起来;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另一个数相加;

3.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和与第一个数相加;

四、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上,你都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7】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优化思想排队论思想对策论思想

教学目标:

向学生渗透初步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编排特点:

用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或经典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具体编排:

例1:优化理论(烙饼问题)

1.每一事件无顺序区别。

2.除了解决三个饼的问题,进一步扩展到4个、5个„„10个,让学生探索奇数个饼和偶数个饼的烙饼方案有什么规律,实际也是一种化归的思想。

例2:优化理论(烧水问题)

1.事件有先后顺序,有些顺序可以改变,有些不能改变。如洗茶壶、接水、烧水、沏茶顺序不能改变。

2.方案可以多样化,但最终要实现最优化。

3.要重点突出优化的实际意义。如“做一做”第1题,厨师做菜的时间固定,但客人的感受不同。进一步发展,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和排队论有相似之处。例如,从上菜开始,每个人平均10分钟吃完,是哪种方案更容易有空座。(数学模型可简可复杂,看考虑的其他相关因素的多少而定)

例3:排队论

通过计算,找到最优的上货方案。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规划有什么实际意义?对谁有实际意义?

例4:对策论

列出所有可能的对策,从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

教学建议: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8】

认识圆

(三)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3 教学目标

1.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准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难点:寻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实物图,剪纸、剪刀、方格作图纸,直尺。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各种平面几何图形的纸片,并说明各是什么图形?(2)教师出示树叶、蜻蜓和天平的实物图,大家观察分析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3)说说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

二、探究新知 1.实验

拿出准备好的白纸,把它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一个图形,用剪刀剪下来,打开,看看得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教师指出:像我们剪得的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周对成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3.拿出准备好的图形纸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等。折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1)学生操作后再交流 2)分组汇报

4.让学生讨论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圆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画一画,圆的对称轴是什么?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5.学生小结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6.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1)让学生拿出直尺,量一量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2)你发现什么规律?

3)教师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应用反馈

1.下面的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 1 2 3 4 5 6 7 8 9 2.下面字母中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有()个。

A B C D U V W X a.8 b.7 c.6 d.5 让学生仔细观察,判断,再填一填。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2题。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7题。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9】

认识负数

教学反思:

在教学新课时,我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从例1中的主题图入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温度引入负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背景中学习和感受正负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例2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从而让学生体验负数产生的原因,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正负数应用的实例。如:飞机上升500米用+500米来表示,下降500米则用-500米来表示;小红向东走了20米用+20米来表示,向西走20米则用-20米来表示。再次让学生体会引进负数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建立正数和负数的数感。这种生活化、经验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的思路是清晰的,各个环节联系的也十分紧密。大量的生活中的问题,强有力的吸引住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主动探究获取了新知识。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0】

圆的周长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89—9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细线、圆形纸片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播放课件:两只小动物在草地上玩耍,小熊沿着正方形的路跑,小狗沿着圆形路线跑。你们能求出它们所跑的路程吗?要求小熊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口算出路程是多少米。要求小狗所跑的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 小熊和小狗在跑步,谁跑的路程长?

2.揭示课题:

(1)要求小熊所跑的路程,就是求什么?怎么求?

(2)要求小狗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呢?

[策略建议:(1)播放课件既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演示了周长的概念,较好地激发了认知冲突,又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一举多得。(2)正方形周长的复习,突出正方形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又为后继学习“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作学习策略上的铺垫。]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一)圆周长的概念。

1.直观感知圆的周长:拿出自己的圆片,用手摸一摸这个圆的周长,并且指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2.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老师也用一句话概括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课件动画演示:围成圆的这条曲线的长度)

(二)测量圆的周长。

1.这条曲线的长度你有没有办法测出它的长度呢?(让学生独立思考10秒左右)

2.然后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测量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学具操作,用不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滚动法、绕绳法)

3.小组汇报:谁来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结合学生的方法配以课件演示):如用滚动、绕绳的方法可以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探讨求圆的周长的一般方法。

[策略建议:从直尺量,到滚动量,再到绕绳法量,最后没法量,既给学生自主发挥的时空,又不断制造矛盾,激励着学生去探求新知。]

4.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圆,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测量一下,谁愿意?

5.课件演示:转动的风车,形成圆形,问:你怎么不量呢?(这个圆会动,很难测量„„)

6.小结:看来象这样动态的圆用绕线或滚动的方法来测量其周长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探究出一种像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一样普遍使用的方法来解决圆周长的问题。

(三)探求圆周长的规律。

1.圆周长与什么有关?

①请同学们先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直径或半径)追问:为什么圆的周长会与直径或半径有关呢?(或者说你是怎么想到圆的周长会与直径或半径有关的呢?)

②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旋转三个系有长短不同细线的小球,形成了三组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观察其变化过程)。

③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看来圆的周长确实与圆的直径或半径有关。

2.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课件出示一个画有直径的圆,同学们,现在凭你的直觉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大约是该圆直径的几倍?(如果学生的猜想有所离谱,这时电脑把这个圆的周长化曲为直再让学生猜一猜。

②圆的周长到底是直径的多少倍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证明。(四人一小组由小组长分工,一人测量一个圆的周长,剩下的一人负责记录数据,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圆周长是该圆直径的倍数,将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的表格内,并完成讨论题)

③交流实验报告单,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④现在我们再用电脑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

[策略建议:这一环节融猜想、讨论、实验、计算、观察、归纳和概括于一体,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3.认识圆周率。

①实验证明:圆的周长确实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很早以前我国的数学家就发现了这个规律,下面我们请同学们都喜欢的蓝猫为大家介绍圆周率的故事。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把你认为重要的记在脑子里。

②听了这个故事,你有哪些感受?(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评价,同时让学生说一说有关圆周率的知识)

③说明:刚才同学们算到的结果都不是3.14,那是因为做实验时的误差所致。④小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的呢?

[策略建议:让学生从表格中挑选一个直径计算周长,再对照验证刚“发现”的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又是初步运用、巩固“发现”的公式,更是让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4.推导圆周长的公式。

①了解了π之后,“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还可以说成“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②根据这个结论,你能求出圆的周长吗?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直径,它的字母公式你会表示吗?(C=πd)

③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了求圆周长的公式,要求圆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直径)

④刚才我们做实验的三个圆,你会算它们的周长了吗?(说算式,计算器算结果)⑤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圆桌,它的直径是0.9米,你会算它的周长吗?(例1)⑥知道圆的直径可以求圆的周长,还可以知道圆的什么条件求周长?(半径)知道半径怎样求呢?字母公式怎样表示?(C=2πr)

⑦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骑自行车上学的,我们就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关于自行车的问题。出示例2: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是0.3米,车轮转动一周前进多少米?(讲解过程略)

三、初步运用、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不会测量的动态的圆的周长你会求了吗?(旋转的风车)

2.这节课的内容你掌握了吗?这里还有几个疑问需要同学们来判断。

①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②π的值是3.14

③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r

3.相关练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求出圆的周长。)

r=10分米d=4厘米

4.计算小熊和小狗跑步的图画,算一算,谁跑的路程多?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样得到的?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表格圆的周长概念例1

(课本P90)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圆周率≈3.14(固定不变的数)

画一个圆C=πd

C=2πr

设计思路:

我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命的课堂。可是,在现实的课堂中“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活动而活动”等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教学现象频频出现。细细

4反思,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距离主要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如我在本课设计上力求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在交流中升华,从而使小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得以有效进行。我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如: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强大的演示作用。

《圆的周长》从激趣引入、演示操作、指导探究、练习的出示都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的呈现给学生。

2.在操作中感悟。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是一处“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3.在探究中发现与拓展。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测量圆的周长、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并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总之,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1】

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

掌握求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教学准备:

卡片、人民币、题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让我们来玩一个大家最喜欢的拍手游戏吧!

听老师拍了几下手,你就大声说出你的答案,开始!

2.拍一下手,学生回答,师:正好老师有一个数字卡片1,我把它摆在黑板上。

3.拍两下手,学生回答,师:老师还有一个数字卡片2,我也把它摆在黑板上。

4.这一回你猜我会拍几下手呢?学生回答不一,教师拍手(12下),师:拍十二下手,就可以用数字12来表示,可是老师忘了把数字12带来了,这可怎么办呢?我只用数字1和2,怎么才能表示出数字12呢?

学生回答后,用1和2的卡片摆出12。

师:这回我知道了,用两张一位数的卡片摆在一起就可以摆出一个两位数。用1和2的卡片还可以摆出哪些两位数呢?

生回答后小结。

二、新课

1.刚才刘老师遇到了数学小精灵明明,她说数学广角今天要对外开放,她邀请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游玩,怎么样?想不想去呀?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数学广角图,要想进到数学广角就得先买票,请你拿出人民币,准备好五角钱吧。(学生自主拿出五角钱,汇报拿法)

2.让我们拿好门票,到第一站“活动乐园吧”!

(用1、2、3能摆成几个两位数呢?)

请小组合作,组长负责记录,小组成员一起来摆,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3.谁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出了哪些数字?(按照学生的说法,把所有可能的数都板书出来)

你认为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学生一般都会答交换位置的方法好)

老师也有一个好方法,你们想不想学呢?

教师讲解固定十位的方法。

4.例1完成后做一道练习题:请你用固定十位的方法来写一写,用4、5、6可以摆出几个两位数呢?(生试写,交流)

5.祝贺同学们学会了用固定十位的方法来排列组合数字,老师要对你们表示祝贺(握手)

(课件出示小朋友握手图,做一做的第一题)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老师提出疑问:为什么用1、2、3三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而三个人两两握手,却只能握三次手呢?(学生猜测,摆数字的时候,数字可以交换位置,而人握手是不用交换位置的)

6.课件出示书101页的第一题和第二题,请学生在书上连线完成。

三、拓展练习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数学广角了,热情的智慧老人还给我们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智慧老人的习题)

四、总结

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就会发现在生活当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你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就一定会把这些问题都解决掉,老师相信你们,你们是最棒的!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2】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104页、105页。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是教材专门安排来向学生介绍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即“集合”。教材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个小组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即韦恩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学生只要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就常常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在学习认识三角形等图形时,也常常把各种不同的三角形用一个圈圈起来表示。又如,学生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在三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韦恩图。可见我们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知能基础:能认识到求两个“单集”内的对象的总数用加法计算。会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能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生活经验:已经知道求有重复的总和需要把重复部分减掉。认知规律:先用直观的方式发现结果,再用尝试的方式探究过程,最后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障碍:很难直接用算式解决重叠问题,部分学生不能独立画出正确的图示。学习需求:需要有自主尝试和独立探究的空间,需要通过直观图理解并掌握如何用算式解决重叠问题。我们教师只有读懂学生的这些,才能正确把握教学的目标,使课堂教学出更大的生机和和活力。

因此,本节课可以建立在学生对于重叠现象的已有认识上,从生活情境出发,具体感受重叠,并借助韦恩图解决实际问题。本课节需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的图示真正理解重叠,掌握基本的解题策略,体验解决方法多样性,将原本粗浅的了解上升为直观、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体会集合图的好处,学会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利用生活事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要点分析:

教学重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改编例题,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学校教导处发了这样的一则通知:(出示通知,一生读)

二、初步探究,感知重叠

1.查看原始数据,引出重复

(1)按照学校的要求,每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11人。怎么算的?

师:我们来看看三(1)班是被老师选上的幸运之星。(课件出示)

师:从这张表格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参加书法比赛的有5人,参加绘画比赛的有6人

(2)师: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比赛?

师:怎么会错了呢?再仔细看看,谁来说说?

(3)师:那到底是多少人呢?我们来数数看。

重复什么意思?指着第二个小明:“他算吗?”为什么不算?

(4)师:刚才你们算出来是11人,可现在我们数出来的怎么只有9人呢?

2.揭示课题

两项都参加的同学我们可以说他们既参加了书法比赛,又参加了绘画比赛。他们的身份是重叠的,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三、经历过程,建立模型

1.激发欲望,明确要求

师:刚才,我们通过仔细地查看三(1)班参赛的学生名单,发现有2个同学重复了,但是从这份名单中你能一下子就看出是哪2个人重复了吗?有难度是吧?

师:看来我这样记录不够清楚,大家想想办法,怎样重新设计一下这份名单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课件出示要求:既要能让人很清楚地看出参加书法比赛的是哪5个人,参加绘画比赛的是哪6个人,又要能让人很明显地看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是哪两个人。)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约10秒钟后),大家现在有办法了吗?先不急着说,请把你想到的方法在练习纸上表示出来,行吗?你可以自己画,如果感觉有些困难也可以和你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完成。

2.独立探究,创生维恩图

学生探究画法,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

3.展示交流,感知维恩图

师: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的画法很有创意,我从中选了几份,咱们共同来分享一下。我们不让画图的同学自己介绍,只把他们画的图让大家看,我觉得,不用自己介绍就能让别人看懂的方法那才是好方法。

预设:

第一种情况:做记号

师: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种情况:写在最前面;写在前面并圈出来

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师:①哪些同学是两项都参加的?你能上来指一指吗?我们可以给他们圈一圈。

依次圈出:②只参加书法比赛的3人。③只参加绘画比赛的4人。④参加书法比赛的5人。⑤参加绘画比赛的6人。

师:恩,这种方法好不好啊?比我们刚才的好多了。

引导:重复出现的同学用两个名字,我们容易看错。要是用一个名字,也能表示出他们既参加了书法比赛,又参加了绘画比赛,那该多好啊。

第三种情况:两项都参加的同学用一个名字表示(不是写在最前面的)

出示:他把这两个名字写在这合适吗?应该写在哪?

第四种情况:在前面并一个名字来表示

师:你是怎么想的?这样整理有什么好处?

师:哪一部分是参加书法的,你能用手指一下吗?要不用笔来圈一圈,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该怎么圈?

师:圈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师:看来,这样调整能清楚地表示重复和不重复的部分。

4.整理画法,理解维恩图

(1)动态演示维恩图产生过程。

师:下面我们把同学们创造出来的韦恩图让电脑再演示一次吧。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书法比赛的同学,再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师边说边用红色和蓝色画了两个交叉的椭圆),演示形成过程。还是两个圈,不同的是这两个圈不是分开的,而是有一部分重叠在一块的,利用两个圈重叠的这一部分我们恰好可以用来表示什么?

(2)介绍维恩图的历史。

师:这种图最早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提出的,后人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之为韦恩图。同学真了不起,你们和伟大的数学家韦恩想到一块去了。

(3)理解维恩图各部分意义。

(课件出示用不同颜色,直观理解各部分意义)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韦恩图的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a.红色圈内表示的是什么?(参加书法比赛的5个同学)

b.蓝色圈里表示什么?(参加绘画比赛的6个同学)

c.中间部分的两个表示什么?(既在参加书法比赛又在绘画比赛的同学)

d.左边的“紫色部分”表示什么?(只参加书法比赛的同学)

e.右边的“绿色部分”表示什么?(只参加绘画比赛的同学)

师:对于韦恩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你都明白吗?请同位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同伴互说)

(4)比较突出维恩图的优势。

我们把这个韦恩图和刚才的表格比较一下,哪个更好一些?好在哪?

韦恩图更简洁、美观,它不仅能清楚地表示出重复的和不重复的部分,而且

也能清楚的表示出这样的5个信息。

(5)数形结合,运用维恩图。

师:现在,你能不能根据韦恩图列算式来解决三(1)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项比赛?教师巡视,找不同方法的学生进行板演

预设整理算法:

生1:5+6-2=9(人)

生2:3+2+4=9(人)

生3:5-2+6=9(人)

生4:6-2+5=9(人)

①看算式提问题:看第一位学生算式‘就图看算式,你有什么新启发?师:谁给他提问题?(生:你为什么减2?(课件动态演示)5在哪里?圈一圈。)

重点理解为什么-2。课件动态演示

②比较:

3+2+4=9(人)

5+6-2=9(人)

a.两道算式中都有个2,这个2表示什么呢?

圈出+2和-2,为什么(1)中是+2,(2)中是-2?

b.你能在第一个算式里找到5?6?

c.3+2表示什么意思?2+4表示什么意思?这就是(1)算式中隐藏着的信息,你也能在(2)中找到隐藏着的信息吗?(课件演示)

师:现在我们能用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三(1)班参加比赛的一共是9个人,是谁帮了我们的大忙啊?(韦恩图。)

四、展开变式,深化模型

师: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份学校的通知和我们已经解决的那个问题:每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我们一开始脱口而出的答案是5+6=11人,后来看到三(1)的参赛名单,发现有2人重复了,实际只有9个人。

我们现在再来思考这个问题,三(1)班是9人,其它班级呢?如三(2)班一定是9人吗?

老师可能派了几个同学?一共有几种可能?你能画图把自己的猜想表示出来吗?

反馈:5人。6人。7人。8人。9人。

课件动态演示:

重点讲解9人和5人的这两种情况。

9人:重叠部分是几?0表示什么?没有重叠部分,这两个圈要怎么变化了?

8人表示重叠部分是?7人呢?6人呢?重叠部分越来越多。

5人:重叠部分是几?这两个圈又该怎么变化了?

提问:最多可能派了几人?是哪种情况?最少呢?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这样一个我们本来觉得很简单的问题,经过我们深入地思考,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五、回顾总结,延伸模型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2)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关于韦恩图和集合问题,你还有新的问题吗?老师更喜欢那些在解决了问题之后还能提出新问题的同学!

师:老师这里有个问题,请看(课件出示下表),这是三年级一班参加课外小组的学生名单,为了研究的方便,我用他们的学号来表示。从这份名单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重叠现象更复杂了是吧?怎么用韦恩图来表示这三个小组的重叠问题呢?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研究,有兴趣吗?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A:深秋,大地丰收了,小兔子忙着收萝卜,准备回家过冬呢!(CAI)显示:可爱的小鸟正忙着摘果子呢!(CAI)显示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都说对了,小松鼠和小鸟高兴得在树枝了蹦上蹦下(CAI)显示,松鼠和小鸟交换了位置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2、出示北师大教材的第59页的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4】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数学教案 下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

简单的数据分析(横向条形统计图)例1,练习十第1题(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例1用: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A:出示情境图及统计表,让学生说说统计表上收集到的数据

B:根据这些数据,引导学生独立画出纵向条形统计图。(师事先准备的空白统计图)C:师提问: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A:师谈话:画出条形统计图,我们就能清楚的看出卖出的各种矿泉水之间的差异,但是,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

B:引出新课:如果我们把纵向的条形统计图变成横放的条形统计图,那占的上下空间就小了。这样横轴就变成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变成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矿泉水。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A:师问:你能和四人小组的伙伴讨论讨论,再试着设计设计吗?

B: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C:交流汇报展示四人小组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D:师肯定孩子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E:全班学生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F:全班学生完成书上没画完的横向统计图

四.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A:师提问: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B: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C: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五.巩固练习—练习十第1题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B: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获得什么知识?

新课标数学教案【篇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第3、5、6题。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1)出示条件和问题:

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说出:每小时粉刷 是工作效率, 小时是工作时间,这道题是求工作总量。

(3)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可能只是说出结果,但不能清楚地说出算理。

(2)理解算理。

老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用它表示这面墙,涂出它的 。

学生再动手折纸,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 的 。

引导:分母5和分母4相乘的积作新分母,分子1和分子1相乘的积作新分子。

问题:用这种方法我们再来计算一下  小时粉刷多少呢?

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归纳:分数乘分数,用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

四、作业:

做练习二第3、6题。五、课堂小结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分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热门游戏资讯
  • 最新游戏资讯
  • 热门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下载新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