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9下载站:值得大家信赖的游戏下载站!

所在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2-29 15:03:33 来源:1569下载站 作者:小何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我希望我的“科技创新工作总结”能够成为您最佳的选择,您或许不太了解如何撰写范文的要点?从小时候到现在,我们写过许多文章或文案,而优秀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1

我乡财政工作在县财政局的关心支持下,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下,以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税费改革工作,强化征管力度,积极组织收入,从严控制支出,实现“两个确保气加大财源建设力度,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提高全民纳税意识为指导思想,经过一年的努力,己圆满完成全年和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其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极力推进我镇财政管理工作

20xx年我们坚持按照财政预算执行,坚决做到拨款有预算,支出有计划,在县财政局领导下,我们压缩一般消费性支出,确保人员经费,民政优抚等各项法定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确保机关正常运转。

规范财务支出日常管理工作,加强原始支出凭证审核工作,对于票据不规范,手续不健全,内容不真实,开支不明确的票据一律拒绝付款,从而规范了财务支出管理。

二、强化收入征管,创新协税护税方式,全面完成了全年的财政收入任务

20xx年以来,针对我乡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地点分散、生产水平不高、没有财务资料等情况,我们配合相关部门,通过现场了解、走访调查,基本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为合理定税打下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专业的护税队伍,配备了护税协管员,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完善收入管理制度,紧抓票据管理,对收入资金不完整、不及时入库采取处罚措施,确保各项税收完整、准确及时入库。预计年底完成财政的一般预算收入3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个百分点,完成年计划的108%。

三、惠农资金模式创新,做好一卡通发放工作

20xx年,为使对农民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生态效益林补助以及民政优抚等党和罔家的强农惠农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我们认真制定了政策宣传方案,建立和健全“一卡通”数据库资料,加强对财政补贴资金折卡到户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严禁村组干部或他人代领农民补贴存折,严祭任何单位或个人代领补贴资金,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准确、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财政补贴农民政策落到实处。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25项。

四、队伍建设创新,树立良好形象

1、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在日常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在干部职工中逐渐形成比工作态度、比工作责任感、比工作业绩、争先创优、文明服务的良好氛围。

2、加强廉政建设,维护财政干部队伍良好形象。在工作中坚持按制度办事,讲原则,讲纪律,模范遵守财经制度。

3、加强制度建设,增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加强财政所内部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财政所己经渐建立起一支认真负责、敬业爱岗、政治素质高、政策业务精、工作能力强、富有奉献精神的干部队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2

今年以来,界首市以国家高新区创建为中心,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作,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界首市20xx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工作进展汇报如下。

一、持续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

参加国家创新型县(市)创新能力监测评价工作座谈会,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有序推进“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制定《界首市20xx年“百城百园行动绩效目标方案》,加快推进一批防护新材料先进技术成果落地应用。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一)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截至目前,有56家企业申报20xx年第一批高企认定,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公示。动员企业积极申报20xx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现有三个项目通过阜阳市提名。天能电池和南都华宇入选阜阳市研发投入十强企业。

(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向阜阳市推荐31个项目申报20xx年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恒益、瑞鸿、瑞琦参加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答辩,正在等待结果。东锦服饰计划获得20xx年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

(三)拓宽企业创新思路。组织企业赴南京考察学习,参加国际工程科技战略高端论坛,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智能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等考察对接,推进我市机械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发展。举行20xx全球碳中和纺织循环经济(界首)论坛,深入探讨纺织循环经济发展,剖析发展难题,创造合作机会。举行碳中和背景下塑料再生技术的变革论坛,共同探讨碳中和背景下塑料再生技术的变革,助力界首塑料再生循环企业迈上发展新台阶。举办“碳中和背景下循环经济区域合作暨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研讨会”,围绕长三角循环经济跨界示范、政策导向与循环经济产业健康发展等进行研讨和交流。

三、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融合

(一)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国家铝基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获得安徽省科技厅推荐函,汇报PPT初稿已完成。组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谋划开展3个相关项目,加大高标准谋划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提质增效。谋划两个20xx年度县级乡村振兴科技项目,发挥科技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

(二)不断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科技活动周期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开展了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在全市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催发创新内生动力。正在制定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组织企业积极踊跃参赛。计划于8月上旬举办20xx年界首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主题为“智创未来青年领航”,已制定活动方案。

(三)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正在推进设立高层次人才团队专项基金。加快商业银行在界首设立科技特色支行,探索设立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型银行。正在有序推进对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争取在界首设立成果转化子基金。

(四)集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

召开专题会议,确立对鼎洋生物基材料、迪惠新材料、深呼吸纺织、中科莘阳四家高层次人才团队的支持,签订股权投资协议。动员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揭榜领题赛,对接高端人才,破解技术难题。

四、构建开放创新协同体系

(一)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正在制定“种子企业—雏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头部企业”梯次培育政策,打造梯次培育创新体系。召开科创委第八次会议,研究讨论界首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正在修改完善。

(二)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国家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已对接。正在对接国家技术转移转化东部中心,谋划成立界首分中心。提升上海离岸科创中心实体化运作水平,举办高端峰会,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

(三)加快共建创新平台

天鸿新材料正在起草与四川大学的合作协议,拟于七八月份签订,共建产业研究院。吉祥三宝与东华大学功能性纺织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签约有序推进,银河皮革和四川大学联合实验室已经签约。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3

一、2013年度工作总结

2013年,科技创新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深圳质量”为标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科技创新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惠民生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一)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

更加突出对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的支持,更加突出对创业环境、民生领域和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更加突出科技资金的整体性和前瞻性。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提前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201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为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为9.3%;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约4650亿元,同比增长约为11.8%。

(二)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着手制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协调组织召开超材料、超多维裸眼3D等技术产业化座谈会,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产业化进程。支持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全年国家立项项目数量达到56个,获得国家资助金额7.08亿元,其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37个。

(三)加快推动创新载体建设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曙光6000超级计算系统运行稳定,累计发展企业用户1500多家,个人用户约100万个,科技管理云服务系统在国家省市区的多个单位得到应用,承担17个国家地方课题项目,参与编写2个云计算相关国家标准。我市全年新增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176家,累计达955家。各级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1372项,累计经费15.5亿元;各级工程中心累计申请专利1806件,其中发明专利1110件,承担国家级项目59项,获得国家级大奖28项。wWW.Xz1569.com

(四)推进深圳高新区转型升级

加快建设人文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三态融合”;园区、校区和社区“三区融合”;智慧、智力和智能“三智融合”;土地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三资融合”的新型高科技园区,积极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自主创新核心区域。2013年,深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5363.23亿元,同比增长12.49%;总收入5106.41亿元,同比增长8.45%;出口创汇21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02%;净利润377.84元,同比增长13.83%;税收总额297.82亿元,同比增长10.18%。在科技部组织的全国105家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定中,深圳高新区排名第二。

(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

组织召开2013年度深圳市基础研究发展研讨会、973计划项目启动会和座谈会,进一步推动我市基础研究工作,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主动布局全市基础研究工作,重点扶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的项目,全年共受理项目申报1932项,立项602项,资助金额1.12亿元。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深圳联合基金设立方案》起草工作,确定新材料、生物和下一代信息技术3个领域作为联合基金合作方向。

(六)推进深港创新圈建设

充分利用深港科技合作的创新机制,使深港合作成为国家和广东省与香港合作的示范与亮点。积极协助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香港创新科技署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为深港两地青年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协调推进与香港科学园共建申请现代服务业产业化(伙伴)基地。

(七)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

2013年出台《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案》,撬动银行、保险、证券、股权基金等资本要素资源投向科技创新,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的具体特点,统筹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并行、事前资助与事后资助结合的财政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形成多元的有效组合投入方式。充分发挥高新区创业投资服务广场、私募股权基金集聚园的作用,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投融资服务。

(八)聚集高层次优秀人才

重点瞄准我市优势及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针对高层次人才分布的特点,主动出击招揽高层次人才团队。召开全市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表彰获得2012年度深圳市科学技术奖的集体和个人,树立“以创新者为本”的科技发展理念。

二、2014年度工作计划

2014年,我委将积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锐意改革创新,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聚焦目标、提升能力、重点突破、加强管理,积极构建城市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努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以创新科技管理方式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

以市场为导向,配置政府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等上游环节,政府发挥主导、引导作用;在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中下游环节,市场的作用要不断增强。在事关国计民生、公共安全的公益性研究领域,政府给予重点扶持;对产业属性较强、市场前景明确的开发性研究领域,就要以市场为主。在整体规划、公共服务等宏观层面,由政府主导;在具体创新活动和产业化开发等微观层面,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二)以创新科技投入方式促进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

建立促进科技和金融相结合的体制机制,探索天使投资引导机制和股权有偿资助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助推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创新研发资金投入方式,建立无偿与有偿并行、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财政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和多元投入方式,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放大作用。

(三)以信息化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逐步建立市、区统一,信息共享的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加快推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的开放共享、高效利用;健全科技资源共享的安全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解决项目重复申报、重复研究等问题,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能,降低创新创业的成本,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争取更多的国家、省科技资源落户深圳,提升我市科技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

(四)以核心关键技术创新抢占国际创新制高点

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机遇,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积极开展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力争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生命信息、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国家技术标准。

(五)以优化创新生态促进协同创新

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争取更多的国家创新政策资源。全面落实促进创新驱动发展“1+10”系列文件,促进技术、产业、金融、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的跨界融合。继续推进“科技+金融”、“科技+文化”、“科技+物流”、“科技+民生”、“科技+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强化技术、产业、资本和应用的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总体目标,紧盯目标强措施,突出精准惠民生,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干部驻村部门帮扶、移民安置和移民后期扶持等工作,大力推广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现将工作总结于后。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扶贫开发副职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与日常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全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3次,专题研究XX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xx年贫困村脱贫规划、20xx年脱贫攻坚专项方案、《大中型移民后期扶持规划(20xx—20xx年)》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特殊困难移民整体解困规划(20xx—20xx年)》,把科技工作融入扶贫移民各项工作中。

二、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一)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完成年度农业、工业适用技术推广任务,投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10万元,在硗碛分期开展农业、旅游与产业发展技能培训,收益移民达到移民1087人。结合部门帮扶和干部驻村脱贫攻坚工作,到灵关镇大渔村开展“春风行动”暨扶贫专场招聘会、XX县20xx“脱贫攻坚、关爱同行”职工自愿服务首场活动,活动以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送政策等方式,将各部门各行业帮扶政策更广泛地面对面惠及贫困群众,激发了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情和内生动力。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0万元,支持灵关镇新场村二组建设图书室,购买科技书籍,提升移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能力。

(二)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规划投资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30万元,扶持泽根村引进种牛种羊,改善牛羊品种,提升科技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投资5。6万元与四川省河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完成《XX县移民后期扶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高了规划编制科技含金量。落实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20万元,扶持灵关镇建联村二组、三组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重楼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三、加强信息反馈工作

一是按时上报和反馈科技工作信息,畅通信息渠道;二是利用《脱贫攻坚简报》、《扶贫移民信息》、政府外网、微博等平台公开各类信息280余条,及时向社会公开了XX县20xx年科技扶贫计划、20xx年产业扶贫计划等20个扶贫专项计划,将全县各级各部门有关科技创新、科技扶贫等方针政策公示公开;三是挖掘、整理上报省、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有关科知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在联村帮扶工作中强化科技运用,增加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助力全县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典型,激发了全社会创新活力,为XX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搭建良好的宣传平台,营造了浓郁的宣传氛围。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5

河南巨烽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以研发生产再生能源设备为主导,生产数控锅炉,生物质炊事采暖炉,生物质炊事炉和生物质能冷暖水空调为辅,主导产品有桔杆压块机,生物质炉(具)及冷暖水空调5大系列40余种型号高效能源综合利用设备。

一年来,公司立足现有基础设施,依靠专家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以研发生产工艺现代化和设备自动化、大型化为手段,促进了设备生产工艺结构的优化进程,促进了生产生物质能源压块和使用生物质能源压块炉具产业链的合理与优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研发生产了科技含量高,操作方便,节能环保的生物质炉(具)新产品,进一步了搞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一、节能减排创新工作的总体情况

公司根据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编制了《河南巨烽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确定了规划目标,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制定了具体措施与要求。

1、为了加强推行实施《规划》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推进办公室。公司董事长高海华同志亲自任组长,公司技术部长苏树森、生产部长彭宗党、工程师黄贵育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规划》的推行与实施,对研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定期听取推进办公室的工作汇报。推进办公室具体负责推进的日常管理工作。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与运行。

2、制定了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了生产与销售的管理,巩固了公司已取得的高新技术成果,有效的促使企业在新能源开发利用行业中长久持续生存与发展。各部室严格按照管理规定和工作职责定期组织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定期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

3、建立了推进工作机制,明确了职责和工作程序,建立了例会制度,实施了动态管理,制定了目标考核办法。通过“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管理,奖罚分明”责任制度推行与实施,促进了《规划》的有效实施,确保了《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节能减排的资金投入及科研投入20xx年公司节能减排的投入是:1010万元。

20xx年科研经费的投入是: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10%金额:1780×10%=178万元。

三、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研制的`科研攻关情况

1、试制研发了秸杆压块机模块及高耐磨压轮的材质锻造,热处理渗碳,高频处理;模组模盘开机后温度升高的曲线变化对秸杆成型过程影响的实验。

2、着重设计了生物质在炉膛第一次燃烧辐射热利用和二次富氧燃烧对流热的利用;设计了多回程燃烧热利用技术,提高生物质利用率,确保热转换率80%以上,完成了常压锅炉设计工作压力0.09MPA,试验水压0.3MPA,试验时间30MIN。

3、根据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属性开发出了更节能环保的新式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做了锅炉的试验,水压不低于0.2MPA,火力强度不低于2KW,采暖额定的热量不低于12KW;在二次富氧燃烧室的设计创新上取得了突破,提高了生物质利用率,确保了无烟排放。

4、生物质炊事炉的技术研发有了新的提高,根据生物质燃烧属性设计的炊事炉确保火力强度2KW以上,且确保烟囱余热无烟化排放,同时在本炉的基础上,设计出了燃烧生物质压块的炊事炉,生物质颗粒炊事炉,大炉门多种生物质炊事炉。

5、冷暖水空调技术研发工作有了新进展,提高了冷暖水空调的实用性,确保了空调在制冷和制热功率,扩大风道,减少空气阻力,节省能源。在热交换表冷器上进行了创新,成功。实现了热交换效提高30%;改进风叶结构设计,减小风叶电机功率(由120W降至100W),增加风量流速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和噪音,实现控制在30分贝以下。

四、实现的节能降耗指标和减少污染排放指标

20xx年综合利用秸杆压块6WT,20xx年达到9WT,提高50%;20xx年减排SO2255T,20xx年达到382T,提高50%;20xx年减排CO27.8WT,20xx年提高11.7WT,提高50%;20xx年减排NOx222T,20xx年达到333T,提高50%。

五、通过实施或应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项目)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公司是濮阳市新农村绿色能源开发推广应用计划的协作和承办单位,经过一年的试点应用,该项计划经推广,直接惠及近30万农户,年节省标准煤30万吨,使农民增加1.6亿元。公司还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体系,以高新技能职业学校为依托,开设新农机、新能源等专业,为企业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从而保证了该公司各类产品的性能和各类服务的高质量。

通过该项目的推广,不但使人们感受到低碳经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有效地增强全民的民族意识,陶冶勤劳、节俭、讲卫生、为他人群体性民族素质。通过自己的劳动使生活条件和生存条件及环境更加美好。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南巨烽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研发、技术创新水平和再生能源生产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距非石化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

1、再生能源设备、再生能源秸杆压块燃料市场潜力巨大,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够健全,《企业发展远景战略规划》等相关制度仍需完善,节能减排的观念与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

2、部分生产设备相对落后,生产工艺及流程有待改进和提高。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上多给支持与协助,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与推荐方面要多给帮助。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6

我们XXX公司是一家2000年改制的企业。几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始终坚持走以人为本、科技带动、促进发展的路子,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自身实力,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得到了快速发展。xx年完成销售收入和利税均比改制初的2000年翻了一番还多,企业总资产达到2.2亿元,比改制前翻了两番。今年1-8月份,实现销售收入 11298.5万元、利税421.7 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2 %和7 %。企业综合效益指标在全国锻压行业排名第八,省内同行业排名第二。连续四年列XX市纳税排行榜前十名,并先后获得XX市文明单位、XX市“AAA”级信誉企业荣誉称号,“XX”牌商标被誉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成为我市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回顾近几年走过的发展道路,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一、实施人才工程,夯实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企业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靠统配充实技术队伍,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是产品单一、多年一贯制,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开发、搞创新的局面,企业发展徘徊不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我们公司班子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果断决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地实施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抓了三点: 一是抓好人才的引进。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凡是专业对口、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来应聘,对引进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住房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这几年我们共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7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是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实施人才工程中,我们把提高员工素质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为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先后把20多名青年员工送到省内外的一些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与此同时积极鼓励企业中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对口参加各类培训。目前,全公司共有5人参加MBA学习,40多人参加大专函授及自学高考。为调动生产一线工人学技术、长才干的积极性,从xx年起,我们实行了评聘工人技师制度,通过考核,把40多位在一线中技术过硬、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操作者评聘为工人技师,并纳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季一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发放一定的技师奖。这样一来,我们内部从观念上就发生了变化,大家不再认为只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是人才,生产工人照样也是人才,对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好的条件。有了人才是基础,发挥人才的作用是目的。要让人才发挥出作用,关键是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创造出好的条件,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几年我们大胆地支持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去开阔视野,考察市场,了解信息,搞新产品开发和参与一些技术攻关。并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如:原技术中心主任XXX,是一位从外地引进的人才,近几年中,他带领导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连续奋战,先后开发出30多种压力机新产品,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效益,所以公司现把他聘为总工程师。再如,技术工人XXX原是一位获得过潍坊市工人技师、技术能手称号的车工,公司在xx年底购进了一台大型进口镗铣床后,决定让他转岗学习操作其设备。由于他勤奋好学,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该设备的操作技术。为此,他不仅受到了公司的表彰奖励,xx年还被评为XX市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我们还对各类人才放开使用,目前公司48名中层以上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了90%,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使企业接受新科技、新管理理念的水平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企业抓好技术进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二、加大投入,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硬件建设水平。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实力,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必须具备一流的加工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就不会生产出好的产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断的抓投入、抓设备更新,使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大的提高。 一是把投入作为兴企战略,靠投入推动企业创新。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投入作为兴企的一项战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每一年度都要确立目标,制定计划,把技术改造、投入项目、资金与销售收入、利税同等纳入考核指标,做到生产、销售、技改三同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保持强劲后劲。自2000年以来,我们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1.8亿元,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我们自去年开始,投资1.2亿元,建起了占地250亩的冲压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式投入了生产。仅此企业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000万元。 二是兴建科技中心,形成科技网络。2000年投资二百多万元,兴建了科研楼,建起了以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技术中心,又投资50多万元,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用现代化的手段设计开发产品,并在内部实行了联网,构筑起一个集资料、数据及管理为主、资源共享的科技网络,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实现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的目的。xx年公司的技术中心被验收为XX市级技术中心。 三是加速设备更新进程,提高产品加工水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公司是一个老企业,陈旧设备多,不进行更新就要落后,自改制以来,我们采取逐年更新的办法,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购进了70多台套精密及大中型关键设备。如:从俄罗斯购进的大型镗铣床后,使公司的镗铣加工能力提高了三倍,同时解决了新产品JM系列压力机的加工难题。为了满足新型建材机械新产品的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在国内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大型立式车窗和磨床各2台。为了满足冲压中心的生产和产品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大型油压机和大型机械压力机12台。等等,这些设备的购进既满足了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水平。 三、运用科技成果,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企业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在具备了人才、设备优势的同时,我们坚持不断把内在的与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优势,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竞争力。 一是挖掘本企业技术人员潜能,搞好产品延伸开发。我们公司是搞了几十年机械加工的企业,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我们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几年来的实践,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着一定的潜能。因此,我们抓住这一点,在挖掘工程技术人员潜能,延伸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通过 这一优势,制定并采取了多元开发的经营战略,在开发生产压力机的基础上又相继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开发了橡胶机械、液压机、汽车、农用车、联合收割机冲压件、混凝土砌块成型机、混凝土彩色屋面瓦生产线等多种产品,彻底地解决了多年来单一生产压力机的局面,所生产经营的产品达到5大类,100多个品种。特别是在开发新型建材机械中,QMY3-10型固定式混凝土砌块成型机被国家经贸委评审为国家级新产品,获得XX省机械工业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列为XX省重点环保开发项目,公司被中国建筑块协会指定为建材机械定点生产单位。 二是运用科技成果,加速老产品升级换代。近几年,由于我们狠抓了科技投入和科研开发,所以研究积累出一些成果。如,在压力机的设计上,我们在润滑系统、气垫保护、安全保护、电气控制等方面,研究出一些新技术成果,改浓油润滑为稀油润滑,新增了行程闭锁装置、液压过载保护、移动工作台、pLC控制等,用这些技术成果对老产品进行改造和换代,使产品的性能及技术得到 提升,推向市场后效果极佳。如:我们运用科技成果,开发的JH36-400C闭式大台面压力机、JH36-400E闭式移动工作台压力机等换代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上海大众、长春一汽等大企业的青睐,其中,在xx年,长春一汽集团消声器厂一次就与我们签定了一千万元的销售合同。 三是抓好“厂所”挂 钩,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在运用科技成果中,几年来,我们除靠自身力量外,还积极增借助于外部力量,利用横向联合、内外结合的方式,与省内外一些科研院所挂钩,利用技术嫁接等方式,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近几年我们与国家铸锻所等科研部门挂钩,嫁接引进技术,先后开发出技术性能先进的20吨液压数控回转头压力机、JM系列式双点、J31、J36系列开、闭式大吨位单、双点机械压力机等十余种新产品。使我们公司生产的压力机规格从小吨位向大吨位发展,配置上从低档化向高档化发展,品种上从机械式向数控式发展,产品品种达到60多个,在近几年的市场销售中有着明显的竞争力。 总之,几年来我们公司在注重人才、注重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企业由此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及市场的变化,我们还要在此下更大的功夫。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计划通过招商引资、扩大对外交流、做好技术成果引进等,再在开发高速机械压力机、数控压力机、高速液压机等方面有所突破,用科技引领企业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制生产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把企业做大做强、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7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健全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科技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

一、产学研合作突出实效。20xx年产学研合作工作突出实效,分别于5月中旬、7月中旬举办了2次产学研专题对接活动,邀请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专家团队近80人参会,会议共达成合作协议及意向26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9项。同时,科技局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为企业推荐科技成果200多项。

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夯实基础。我们深入企业调研,主动上门与企业进行对接,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计划,在此基础上举办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训班2期,培训企业30多家,确定了20xx年度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家,并已完成申报工作。同时,完成了我市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复审、8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查工作,并通过了省、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小组的抽查,得到了上级认可。

三、计划、成果、奖励工作有序开展。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自主创新专项和省创新基金项目各1项,市级创新基金项目1项。管材承担的市首个国家“863”计划于2月成功立项,已到位资金885万元,7月份正式启动实施;同时,管材承担的省自主创新专项也于近日成功立项,2000万的最高资金项目全省仅4个。截至目前,到位政策性资金2481万元,组织鉴定科技成果12项,申报省级科学技术奖5项,市科学技术奖20项。3月份配合市委、市政府召开产业推进大会,对自主创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发放奖金263万元。

四、知识产权工作力度加大。加大了对专利保护的扶持力度,3月份发放专项资金鼓励和扶持单位和个人开展专利保护,“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开展专利执法检查,同时开展多次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发放资料1000余份。修改完善我市授权专利奖励政策,制订《市专利资助资金管理试行办法》。截至6月份,发明专利申请量182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8件。

五、自主创新年活动深入开展。调度全市20多个责任部门,认真总结20xx年度自主创新年活动开展情况,形成“20xx年度自主创新年活动总结报告”,并制订了《市20xx年自主创新活动实施方案》,积极牵头各责任单位做好20xx年度活动的各项部署工作,保障活动的深入开展。5月,积极组织、协调各有关单位完成了20xx年全国县(市、区、旗)科技进步考核工作。

六、防震减灾工作力度加大。召开了全市地震工作会议,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开展多次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加强地震应急队伍建设,落实地震应急物资储备,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同时,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审批制度,上半年审批各类建设项目18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工作,5月10日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地震应急紧急疏散演练,5月24日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和应急疏散演练,不断提高职能部门救灾能力和全市群众的应急逃生及自救互救能力。

七、项目招商工作稳步开展。大力推进中物院的“表面工程处理中心”建设,一期投入资金800万的金属表面改性技术项目已完成设备调试,开始小批量生产;推动工程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加快异戊二烯等项目的孵化速度,争取8月份与俄罗斯院士签约,打造首个综合性科技孵化器,推动公共服务平台早日发挥科技服务职能。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8

为促进县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县科技局、县科学技术协会工作部署要求下,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开展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的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应急避险演练

我乡5月23号在虫林村6组开展应急避险演练活动,此活动有26位村民朋友参加。在活动之前,我们首先开展了关于应急避险的专题讲座,同时还发放了相关的应急避险知识手册,为应急演练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当天上午,我乡联村人员到虫林村6组组织开展演练活动,在活动中,大家积极配合指挥、迅速反应、井然有序的撤离,使得这次应急避险演练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时这次活动也使村民朋友掌握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把科学知识合理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

二、开放科普场地

我乡一直采取开放村委会图书馆和乡图书馆的方式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只要村民朋友愿意学习的都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图书,且我乡的图书借阅手续非常便捷,为的是让村民百姓更好地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体验科技走进生活后的改变,激发他们对科技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采用村组黑板、宣传栏等张贴科技小知识,制作并发放科技知识手册,拉横幅宣传科技活动等方法宣传本次科技活动;以开生活会、坝坝会等形式贴近村民百姓,讲解生活中的科学常识,以及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以达到激发全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树立科技创新的新理念为目的。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9

二〇XX,在集团公司科协及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动力一厂科协分会贯彻执行公司方针政策,以打造“西厂区动力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部署为契机,开拓思想、统筹策划,紧随公司发展步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生产格局的变化,提供了可靠、优质的能源支持。所有科协会员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在各自岗位上不断改革创新,使管理流程及工艺过程得到不断优化。现将动力一厂科协分会本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发挥专业优势,支撑公司发展

本内动力一厂科协分会要求所有会员立足岗位,优化作业流程,提高服务能力。根据西厂区动能供配系统现状,不断优化提高系统及动能发生设备运行可靠性,共组织实施技改技措项目7项。积极组织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实施,共完成通过验收班组创新成果17项。为支持公司战略部署顺利实现,动力一厂科协分会积极支持分厂在汽车工业园设立办公室,为通家公司动能公用配套建设提供相关技术与维修服务。通过与供电局、电信局、市政公用配套部门的积极斡旋,实现通家公司10KV以上配电系统、通讯系统、供热系统、供水系统建设零投资,为通家公司建设的顺利完成及产品上市提供了有力的动能供应保障。随着西厂区家属区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动力一厂科协分会相关会员积极参与其中,为家属区动能公用配套建设工作的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理工作,使家属区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西厂区职工浴池设备设施陈旧,系统可靠性及使用舒适性差,动力一厂科协分会相关会员利用专业优势,对照明、配电、加热及控制系统进行彻底改造,利用动力一厂热力蒸汽提供热源,通过全自动控制系统制备热水,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舒适性,而且实现了蒸汽集中供应,浴池原锅炉停止使用,降低特种设备管理及运行成本。

二、加强学习,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根据动力特点,科协分会积极组织相关会员走出去学习了解现技术、新工艺,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新方法。为提高燃煤锅炉热效率,为10T锅炉加装分层燃烧装置及空气预热器,组织相关人员对电锅炉供暖及蒸汽热交换供暖效果及运行成本进行详尽分析,以提高采暖效果减低采暖成本。在热力车间及运行车间开展能耗对标活动,鼓励员工积极探索节能降耗的方法,系统运行模式不断得以优化。在设备运行管理上积极探索降成本提效率的好方法,通过对空压机保养件及相关设备维修件的分析,积极采用替代品或自制件进行保养维修,对运行效果及成本进行比对分析,有效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为了提高员工技能,拓展员工知识面,科协分会相关成员组织主讲各类培训26次,总计121课时,使新知识、新工艺在员工之间得以及时交流。策划组织了电工技术比武及各类岗位练兵活动,在员工之间掀起比、学、赶、超的氛围。

三、立足岗位求创新,放开胸怀迎未来

动力一厂科协分会本着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兼容并蓄的原则吸纳一切有知识、有技能的员工进入组织,为集团公司运营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汽车工业园已在蔡家坡地区落户,我们将要求所有会员加强学习力度与速度,强化自身本领为工业园动能公用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贡献力量。分厂已经提出打造西厂区“动能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目标,我们科协分会将不遗余力地从系统入手,强化组织服务能力,高瞻远瞩地策划完成各项建设改造工作,如履薄冰地处理每一个瓶颈问题及微小故障。我们科协分会将积极响应公司及分厂的各项战略计划,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关心下走向美好未来。

动力一厂科协分会

二〇XX年十二月十四日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10

以来,全市科技系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年度目标任务,立足争先进位,狠抓责任落实,科技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绩效。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强化高企培育,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联合市财政局、市税务局下发《关于做好xx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对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精准辅导,目前第一批共推荐X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推荐申报数较去年同期增长X%。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5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为X%。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全市分四批入库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X家,第五批X家企业正在公示中。

二是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入贯彻落实《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引导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的实施意见》,加大宣传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做好规上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组织召开了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培训会议,邀请省统计局何文泉处长为县区科技部门和重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帮助企业做好研发费用归集和科学规范统计。目前全市X家开展了研发活动的规上企业全部完成年度研发投入统计年报工作,较去年新增填报企业X家。

三是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导人才、技术、成果、资本等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组织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介机构等参加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X个项目参加大院大所线上云签约,X家企业在长三角成果展区布展,X项科技成果公开发布。xx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评选中,我市安力肽生物科技与同科生物两家公司申报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合同交易,1-5月,全市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X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X亿元,均居全省第X位。

四是深化院地合作,推深做实攀亲结故工程。深化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战略合作,每季度召开X院工作推进会,持续跟踪引进的X个项目团队、X个联合实验室落地建设情况。市人民医院与安医大成功签约。精卓光显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科技局与安徽大学进行了多轮互动,带领我市部分电机行业企业负责人赴安徽大学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开展考察,并邀请安徽大学专家教授来我市调研走访,探讨了下一步校企合作可能性。召开了全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推荐申报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X家。开展四送一服科技要素集中对接暨第二届百名教授博士企业行活动,组织省内高校院所专家X人次赴开展现场技术需求对接,实地走访企业X家。

五是强化监督管理,提升双创空间孵化效能。建立孵化平台动态调整机制,对照《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众创空间备案及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要求,引导现有孵化器、众创空间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和功能配套。同时,积极做好孵化平台年度绩效评价和复审工作,不断提升孵化平台的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孵化器X家,居全省第X位;省级以上众创空间X家,居全省第X位。

六是坚持提质增效,加快科技园区建设步伐。坚持以升促建,对标国家高新区升级条件,多方协同发力,不断夯实国家高新区创建基础。目前X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正在拟定中。坚持以评促建,推动X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扩容、体制完善、形象建设和机制创新,扩展园区的外延和内涵,目前,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已通过科技部评估。指导霍邱县、金寨县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目前省科技厅已完成对园区的现场考察和专家评审。加快推动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征集培育对象X家,其中市级农业科技园区X家,目前各县区正对标建设要求开展先期培育工作。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以高企培育认定为抓手,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行动,引导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加强技术改造,建立高企培育梯次队伍,力争全年通过认定高新技术企业X家以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加强与经信、统计部门的沟通协作,高质量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力保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X%以上。

二是以产学研用合作为抓手,不断推进协同创新发展。开展攀亲结故工程推进行动,进一步推深做实市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战略合作,重点推进安徽工研院X院建设。支持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坚持重点培育,强化业务指导,力争全年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2家。

三是以强化政策支持为抓手,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开展研发投入补短板行动。加强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引导规上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大研发投入,力争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20%以上。拟出台《X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X市自然科学基金,加大对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

四是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开展高新技术园区扩容升级行动,进一步夯实创建基础,加快创建步伐,力争xx年创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创农业科技示范园,力争全年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2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3-5个。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争全年新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3-5家。开展创新孵化平台提质增效行动,力争全年新增省、市级孵化器或众创空间1-2家,加快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

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篇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总结与思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加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科学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和服务于学生的科技创新事业,按照“搭建平台、典型引路、积极引导、重在普及”的思路,充分体现“强基础、重能力、抓创新”的原则,建立并完善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并优化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学院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生机盎然,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成果逐步显现,科技创新建设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低年级重普及,高年级重提高”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新格局。

一、建立和完善一套机制,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保驾护航为保障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计算机学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以“环境搭建为先导,学院投入为保障,政策体现为推力,教师指导为支撑、科协工作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

1、环境搭建为先导。学院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院设有创新实验室四个:计算机技术创新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和ACM/ICPC训练基地,配备了单片机、ARM7、ARM9、XScale255、XScale270、国产CPU等一系列的软硬件开发环境;提供EDA、SOC、SOPC、DSP以及美国Xilinx公司提供的高端FPFA芯片和开发设备。每年,都有百余名同学在创新实验室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和比赛训练,创新实验室也日渐成为学生的科技创新基地。

2、学院投入为保障。学院逐年加大资金投入来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近五年直接用于学生科技创新经费投入7万余元(不含对指导教师奖励和年底工作量折算发放津贴的院系投入)。20xx年至20xx年,学院分别投入经费为10000元、13000元、15000元、16500元和18000元,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

3、政策体现为推力。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院对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在保送研究生及学期综合成绩评定时予以加分,并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保研方面,根据大赛级别和所获奖项的不同,最高加分可达3分,最低加分0。2分。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可获得创新奖学金,并被授予“学生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近三年,已有13名同学通过大赛加分,获得了个性化保研资格,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4、教师指导为支撑。学院安排多名教师来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学院在创新实验室安排了11名专职和8名兼职指导老师,其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6人。这些业务精湛、经验丰富、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在课外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佳绩提供了技术支撑。

5、科协工作为基础。学院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来开展日常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是学院团委和学生会之外的第三大学生组织,协会主席和副主席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佼佼者,副部长及部员都热衷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协会的主要工作是举办科技讲坛、组建创新小组、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科技竞赛及进行科研训练。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在学院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了基础作用。

固定的实验场所,营造了良好的课外科技创新氛围;领导的关怀与重视,推动了课外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配套的政策和奖励措施,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提升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学生科协的勤奋工作,保障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序运转。

二、探索和优化三种模式,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学院在实际工作中,初步探索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三种特色模式并不断优化,有力推动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广泛而深入地开展。

1、“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学院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学院以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实验室为平台,以业务精湛、教风优良的教师科研团队为技术保障,以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为依托,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载体,经过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新模式:“四自”即科协自行组织科技活动,学生自发参与科技赛事,教师自觉给予创新指导,学院自愿提供资金配套;“两结合”即“学研产”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在“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下,学院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蓬勃开展,学院学生也多次在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奖。

2、课外科技创新与学风建设相互促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特别注重将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学风建设紧密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高学院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后进同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学院全体师生努力的共同目标。学院十分重视低年级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高年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低年级本科生采取集中自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刻苦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对高年级学生采取分类指导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个体的优势、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政策、制度、环境等因素,激发创新动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对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通过他们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并激励其他同学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学生科技创新促进学风建设方面,在“四自两结合”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模式下,在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们会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和不足,这样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又会影响到周围其他同学。这样以点带面,就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从而推动了学院学风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针对“拔尖”学生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学院十分注重对“拔尖”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努力为他们提供创新训练环境与条件。“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学院支持和鼓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挑选学习成绩优秀或有特长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培养,对其理论学习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学院在经费、场地、实验仪器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以此推动“个性化”教育全面开展。目前,学院除建有“数字逻辑与电路”、“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及数字系统”等基础实验室外,还建有“计算机技术创新实验室”等创新训练环境,并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这些实验室主要用于对“拔尖”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计算机赛事培训以及学生业余科技活动制作。对“个性化”突出的学生,指导教师提前介入,并跟踪培养。经过此环节的训练,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创新能力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为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普及与提高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1、成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机构。为了使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使各项政策、资金、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学院专门成立了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主任,全体辅导员和科技创新指导教师为成员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组委会。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组委会作为一个常设机构,负责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政策落实、规划制定、方案论证和策划协调等工作,负责组织实施校内外各级各类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2、加大对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学院科协每次举办活动前,都通过各种途径对活动进行宣传,包括电子屏、条幅、海报、工程之家公告、启航网公告、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网站公告、校ACM网站及东北地区ACM网站通知等。通过宣传,计算机学院的特色科技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也吸引了全校广大同学参与到计算机学院科技创新活动中来,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3、注重提高学生课外创新活动的普及和覆盖。大一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不适宜全面深入地参与课外创新活动,但是为了调动大一学生从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普及率,达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覆盖,学院于20xx年创立于了科技讲坛——IT讲坛。IT讲坛自成立以来,共举办了三期大型讲座,700余人次学生从中受益;此外,为了提高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普及率,学院每年从全校选出80名同学进入创新实验室,组成若干课外科技创新小组。成员可以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及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带动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学院参加和举办的各级各类与计算机专业有关的赛事及科研活动中取得佳绩的学生很多都......

  • 热门游戏资讯
  • 最新游戏资讯
  • 热门新闻资讯
  • 最新新闻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下载新品榜